《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
翻新时间:2015-12-12
《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
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作不同的回答,或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一学生提出:“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文章似喜实悲的结尾确实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我说:“是呀,凡卡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想到爷爷是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运又将怎样呢?”回答中带有明显的同情、悲痛的情感。这时,我又把提问回到刚才那位学生的疑点上,我说:“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文章这样结尾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文章以梦结尾,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个不能实现的梦。”有的说:“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展开的求异思维,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涟漪——对凡卡的同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求异”的思维训练,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推测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深入理解新知识的精妙之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四人帮
- 我
- 我心目中的偶像
- 我的自述
- 我的好友――韩青余
- 七色童年
- 家庭脾气档案
- 我佩服她
- 我的最好的朋友
- 爱哭鼻子的姐姐
- 女孩的宣言
- 我的奶奶
- 婆婆的白发
- 多面女孩
- 家有老爸
- 新兴产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 化马成洲 2014年1期
- 主编寄语 2014年1期
- 柴山保往事
-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加拿大地盾
-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 扬州城事 2014年1期
- 我国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状态实证研究
- 论儒家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的融合
- 公职人员腐败的利益冲突诱因及其演变过程探析
- 丝路散记 2014年1期
- 重视隐性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 丝路之旅 2014年1期
- 基于产业需求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