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读熟课文,分清段落。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据目标,收集资料。(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鲸是歌唱家
- 迷人的君子兰
- 美丽的春天
- 我的小伙伴
- 除夕夜的回忆
-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 今天我去逛庙会
- 鲸遨游大海不会迷航
- 钥匙与我捉迷藏
- 倒霉的一天
- 《海伦.凯勒》读后
- 牛之小议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 我最喜欢的动物
- 我有一颗好奇心
- 票据丧失后法律保障的分析
- “公共利益”的构成
- 平衡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5)行政法论文(1)
- “公共利益”的构成
- 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问题
- 平衡论:对现代行政法的一种本质思考(3)行政法论文(1)
- 平衡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法论文(1)
- 平衡论:对现代行政法的一种本质思考(2)行政法论文(1)
- 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政府功能与财政功能的转型
- 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2)行政法论文(1)
- 建立新型决算体系的思考
- 孔祥熙的战时财政理论与战时财政政策
- 对行政不作为性质的理论研究(3)行政法论文(1)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
- 《冬阳·童年·骆驼队》探究感悟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6
-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简说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理解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建议
- 《冬阳·童年·骆驼队》A、B案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7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 《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