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读熟课文,分清段落。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据目标,收集资料。(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野生动物园
- 抓蜜蜂
- 欢快的笑声
- 可爱的小白兔
- 我喜欢足球
- 游玩动漫节
- 五一夜市
- 我的梦
- 我的梦想
- 丰收的季节
- 蚕宝宝跳楼事件
- 油菜花
- 养小鸡
- 我学本领的经过
- 花瓣雨
- 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论文
- 艺术家需要教育吗
- 论侵权法上的“伙伴”救助义务(1)论文
-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者获取经济独立的权利宪章(1)论文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1)论文
- 探微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应用
- 现代标志的汉字设计传承
-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下)(1)论文
-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 浅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 论中国古代说话艺术中的“常备人物”
- 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1)论文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1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1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三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2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