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与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与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鸟的天堂》教学与反思

一、教学案例

师:作者写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呢?

生:(齐)第二次。

师:想不想到“鸟的天堂”去春游,看看那里的热闹景象。

生:想。

(课件展示“鸟的天堂”)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师:作者笔下的鸟的天堂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三段,仔细读读描写这番情景的段落。

二、教学案例(学习课文第三段后)

师:读到这里,你一定会对鸟的天堂发出由衷的赞叹,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1:鸟的天堂鸟儿真多。

师:说得真好,鸟的天堂鸟儿真多!(板书:鸟的天堂鸟儿真多)

生2:鸟的天堂不愧是鸟的天堂!

……

师:是啊,鸟的天堂鸟儿真多,美不胜收,那么这么多鸟儿为什么都喜欢这里呢?

生:因为这里有一棵大榕树。

师:那是怎样的一棵大榕树呢?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画大榕树?

(一生上黑板画大榕树!)

师:他画的是不是作者笔下的大榕树?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课文中说,有数不清的丫枝,许多根垂到地上。

师:你读得很仔细,帮助修改一下?

(生修改画,添上了根和丫枝)

师:现在画得像不像?

生:像,课文第7自然段是这么写的。

师:我们一起读第7自然段。

(生齐读)

(课件出示大榕树)

师:这就是文中指的那棵大榕树。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句话来赞美赞美这棵大榕树呢?

生1:好大的树啊!

生2:好美的大榕树,让我心醉!

师:说得好,这棵榕树的确美!

(板书:这棵榕树真美啊!)

三、教学案例(学习第二段后)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我有问题!

师:请讲!

生:课文中说“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河水怎么会涨潮呢?

师:你读得很仔细。这个问题老师备课时也没想到,同学们能帮他解决吗?

生1:河是跟海连在一起的,海上人起波浪,河水当然也会涨潮了。

生2:河有闸门的,闸门一关,河水就涨起来了。

生3:下雨后,河水就涨起来了。

师:同学们讲了很多,到底谁讲得有科学道理呢?我们课外一起去找一找资料。

四、教学反思

案例一,教学伊始,通过课件展示鸟的天堂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给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同时,片断一能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采用变序的手法,先学第三段,更能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二,让学生上来画榕树,并让学生评画、改画,这一环节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既能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能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环节中,两次安排了学生说话训练:一次是在学生充分感受了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一次是在学生画树,看课件大榕树后,都是学生有感要发时,因此,学生的赞美都可谓有感而发,的确是由衷的赞叹,而教师分别选择一句话板书下来,看似不经意,其实也为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句作为总起句写一段话作了铺垫。

案例三,学生能在学文后大胆提出疑问,这是很可贵的。虽然这个问题跟本课的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但既然学生提出来了,而且看得出当时还有好多学生也面露难色,就得设法解决。说实话,我备课时的确忽视了这个问题,现在学生提出来,我一下子的确感到有点突然,看到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便在承认自己备课时没考虑到后,请学生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想不到孩子们的答案这么多,一下子又难以确定谁讲得更有道理,争论也不会有好结果,这时告诉学生“课外一起去查找资料”,既不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也促使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激起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由此,我想,如果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怕它打乱教学进程,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简单告诉学生它跟课文主要内容关系不大,不用去浪费时间,那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他可能再也没有兴趣去读、去思考、去质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实行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六一节终于来啦!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Today is Children's Day
Play Football
Staying at Home Alone(独自在家)
How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如何让世界更漂亮)
儿童节书信作文 六一儿童节英语作文
My Dream(我的梦想)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on Badaling(参观长城)
To Experience the Life
Fathers Day(父亲节)
Spring Festival(春节)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An Accident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业务员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方面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校长办公室中学档案管理制度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财务报销制度
水泵房运行管理制度
小学门卫值班制度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
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教师请销假考勤制度
ASP市场分析与展望
一个简易网络嗅探器的实现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初探(1)
论容易与语码转换混淆的若干概念
在VB中如何使用 Winsock 控件
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
UNIX网络的服务器程序设计方法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基于ASP的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我院工资查询系统
用ssh取代Telne实现安全连接
谈DHPLC技术在基因突变检测上的应用
欢乐时光代码分析
IT增值渠道(VAC)发展研究
VBA在限定Excel工作表用户按钮中的应用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一)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儿童诗两首》教案二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梳理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探究
《杨氏之子》第二讲义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杨氏之子》整体阅读感知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