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教学三法
翻新时间:2015-12-12
《一夜的工作》教学三法
一法:从题入手,层层深入。
1、揭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作者为什么能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3、课题与全文有什么联系?哪些段落是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4、作者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哪些情况?
5、作者看到后有什么感想?
6、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二法:抓住结尾,返顾全文。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2、学习结尾段,提问:作者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情不禁地说了些什么?赞扬了什么?
3、从什么地方可看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4、读了全文,你觉得什么地方写得亲切感人?
三法:重点切入,理解深究。
1、初读感知课文,理出层次。
2、讨论、找出重点段,指导学生学习抓重点的方法:从题目或中心分析文章详略等入手。
3、理解重点段: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归纳文中的对比)从以上对比中看出什么?作者在回家的路上有什么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结舍课后第2题谈体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感
- 玩
- 课间十分钟
- 修复QQ软件
- 秋
- 冬
- 生活所见
- 又喜又恼的春雨
- 我和你
- 新的洗衣机
- 我爱小草
- 春节的喜怒哀乐
- 饺子
- 一次催我上进的表扬
- 艰苦的胜利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中西方侠文化对比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谈《四库全书》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4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5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3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3
- 《草虫的村落》A、B案 2
- 《草虫的村落》A、B案 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4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