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0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体会其所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美好的幻景和残酷的现实。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4分 一、听写词语,梳理内容。

1、听写词语: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

2、教师默写,学生校对。

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

4、导入新课,揭示任务:这就是课文第二段内容。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

1、听完词语后默写。

2、检查校对,说说错处。

3、轻声自由练说,交流。 听写富有新意和实效,也是课文第二段内容的巧妙梳理。

13分 二、研读第二段

(一)、体会幻景的美好。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

2、播放课件,体会幻景的美好。

3、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幻景与原因。

4、由读描写幻景的句子,个别点拨。

5、交流,指导朗读。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交流感受。

2、欣赏幻景,感受幻景的美好。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朗读,评议。

6、齐读。 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大量时间的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18分 (二)理解小女孩残酷的现实。

1、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寒冷、饥饿、痛苦、孤苦;温暖、食物、欢乐、幸福。

3、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火柴一灭,结果如何?

4、随机点击课件,出示描写幻景破灭的句子。

5、研读课文第10节。

指名朗读,思考语气处理。

6、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7、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出示句子)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边读边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朗读指导,比较两种读法:越读越高,越读越轻。哪种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呢? 1、思考讨论。

2、交流汇报。

3、读课文,划出描写幻景破灭的句子。

4、交流理解的句子。

5、自由朗读,体会心情。交流,齐读。

6、读句思考,同桌讨论句子的不同。

7、交流,朗读体会。

8、4人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检查。

9、体会,齐读。 学生读懂哪句就交流哪句,体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运用句间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敢)。体现新课程的探究与合作精神。

5分 三、总结延伸

1、课件播放配乐诗《火柴天堂》。

2、总结: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富足而和平的时代感到幸运,感到满足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们很多启迪,也教育了一代一代丹麦人,推荐课外阅读《诘问生命》,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1、感情地朗读《火柴天堂》。

2、课外阅读《诘问生命》。 重视吸收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再一次清除病毒
抢椅子游戏
按树叶写家信的故事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不是老师的老师
我的收获
家乡的闰平
风云天下--龙族(7)
向詹天佑爷爷学习
20年后的教室
一只小木船
让绿色充满人间
阳台上的朋友
玫瑰少年(一)
20后的我们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论知识产权(一)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诗经》无长篇史诗原因探究
论知识产权(一)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论宪政的德性(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德宏傣族婚姻习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颜氏家训》的个体道德培育机制论
论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实现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试谈孔子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的传承关系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
浅谈水族酒文化
美好•纯真•质朴——漫谈民间剪纸艺术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二
《山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二
《手指》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一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二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一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