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8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写词语

大臣 抵御 侮辱 拒绝 战袍 和氏璧 负荆请罪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我国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

三、指名读课文。

读之前,请一位同学把思考练习1读一读,并提出要求:

1、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

2、边听朗读边思考,把课文分成四段。

四、纠正读音

1、纠正读错的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读准生字的字音。

冈:读gang,不要读成gang。

筛: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ai。

滋:是平舌音,不要读成zhi。

榜:读bang,是后鼻音。

耻: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i。

脊:读ji,不要读成ji或ji。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u。

五、指导分段

提问:根据思考练习1的提示,课文的四段应该怎样分?后面的括号该填写那些词语?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通过以上的填写,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六、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概括以下思考题,自学第一段,然后集体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武松肚中饥渴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课文中所讲武松望见的酒家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突出写了这个特点?

(3)什么叫“三碗不过冈”?为什么会有“三碗不过冈”的说法?

(4)武松是怎样对待“三碗不过冈”的;从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一个人?

3、指导朗读第一段

(1)要读准字音

(2)要读出武松豪爽的性格

七、小结

第一段通过武松喝酒与店家谈论“三碗不过冈“,突出体现了武松机智豪爽、无所畏惧的性格。店家只给三碗酒,武松却喝了18碗;酒后武松提棒就走,店家阻拦不成;店家好意劝告被武松误解。本来喝酒一件简单的事情,却被作者写得有声有色,不仅突出了武松的性格,也为后面武松打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板书设计

14、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三碗不过冈”,武松却喝了18碗,他有没有过冈呢?下面我么接着学习第二段。

二、讲读课文的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二段

2、思考讨论:

3、武松看到树干上写的字为什么认为是店家的诡计?

(1)武松看到山神庙的榜文,明白了什么?

(2)课文对“武松细想了一回”写得很简略,你认为他可能都想些什么?

(3)课文是怎样写时间变化的,为什么要写时间的变化?

4、齐声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为什么课文在讲武松酒力发作想睡觉时,才写老虎的出现?“忽然起了一阵狂风”是怎么回事?

(2)出示投影片: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都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3)开始的时候,武松为什么只能躲闪防守?

(4)武松的梢棒折做两截,说明什么?

(5)出示写有思考·练习2第(2)题的投影片。

四、请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九、十、十一自然段

思考讨论:

(1)武松和老虎一共斗了几个回合,才把老虎打得“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

(2)结合课文的描写,从武松打虎的过程中,你认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五、指名读第十二自然段

思考·讨论

从武松用梢棒把大虫打得“气儿都没了”,你知道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六、指导朗读第三段。

(1)要读出老虎凶恶及垂死挣扎样子。

(2)要读出武松的勇猛、机智、沉着、办事精细、武艺高强。

七、自由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出示挂图,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板书设计

14、景阳冈

扑 掀 剪 闪 闪 闪 兜 劈

咆哮 喘气 揪 按 踢 按 揪 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二、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2、思考讨论:

武松为什么要下冈?

三、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思考·练习3

讨论思考练习3中的三件事的前因和后果。

四、武松打虎的前因和结果是什么

原因:不听店家的劝告,夜晚只身上冈。

结果:将虎打死。

五、课文中还有哪些事写了原因和结果

1、请四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一部分

六、识记生字的字形,练习书写。

1、在田字格里进行书写。

冈:注意和“岗”区别

筛:上面的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

榜:注意和“傍”区别

勿:不要和“匆”混淆。

耻:左边是“耳”,不要写错。

脊:注意上半部的写法和笔顺。

梁:下面是“木”不是“米”。

拳:上面不要写成三横。

酥:左右两部分的位置不要颠倒。

2、启发学生分析字形,并找出最好的记忆方法。

3、每个学生把生字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七、布置作业

1、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两遍。

2、预习15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日
假如我是歌星
假如我独自旅行
喜欢飘的感觉
快乐的一天
一只小白兔的自述
我的小弟
国庆见闻
国庆见闻
书香伴我长大
我的愿望
我的梦——梦幻国漫游记
我的妈妈
我是可爱的小蝴蝶
我帮妈妈洗碗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4)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觞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传统文化创新现实意义
从古代汉语中的别名,雅号看中国传统文化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3)刑法论文(1)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4)刑法论文(1)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4)刑法论文(1)
浅论中国、美国、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5)刑法论文(1)
刑法的程序与构造(5)刑法论文(1)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九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四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二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五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三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八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