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0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创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造教育渗透点
一、复习前文
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
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二、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
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
突出“神机妙算”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五、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
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 3`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创造教育得失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 故意迟延 不给齐全 长叹一声
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
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
立军令状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
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爸=自私鬼
- 我是追星一族
- 我的“三好妈妈”
- 老师,我忘不了您
- 最爱干净的人
- 我给我的好友颁奖
- 我的“肖像”
- 可爱的他
- 我的好朋友小珊
- 胖哥减肥记
- 我的唠叨老爸
- 我是一个野丫头
- 四(4)班十大人物
- 蔡老师
- 老师的“罪”
-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欧盟绿色壁垒的对策探析(1)论文
- 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论文
- 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1)论文
- 积极应对国际服务贸易新变化(1)论文
- 反倾销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1)论文
-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1)论文
- 对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涌现”现象的理性思考(1)论文
-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1)论文
- 理性应对社会责任国际贸易新规则刍议(1)论文
- 延边民族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SWOT分析(1)论文
- 谈重商主义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1)论文
- 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及启示(1)论文
- 信用证遭拒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1)论文
- 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时死亡之保险金给付的多维思考(1)论文
- 国际贸易中EDI合同订立法律问题探究(1)论文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4
-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4
-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5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3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3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7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2
-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3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9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8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