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5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使学生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
教学内容:
复习前两个自然段。学习课文3——9自然段并总结本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一)复习检查
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面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2、谈话:相信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二)引入新课
1、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同学们在欣赏这段文字时,发出了不少感叹。当时是怎么感叹的?
(指名说。如:地球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真是可亲可爱。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
2、设疑:宇航员也有感叹,后面几个自然段中写到了,能把下文中写宇航员感叹的语句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
(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请读呢?(讨论后,注上“自豪而又担忧”。)
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不仅在“美丽壮观于”)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不是多余的)你怎么知道的?(指名交流:预习中,读了第三、四自然段就知道了)。
3、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就要认真学习下文。
二、学习第二段(3——4自然段)。
(一)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并为之“自豪”。
1、初读了解(让学生自主报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细读感悟
(1)出示问题:
课文第二段(3——4自然段)写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又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2)各自轻声本段,思考以上问题并划注。用横线画出写“资源”的语句,用浪线画出写人类“破坏”的语句?
3、讨论交流自然资源的有限
(1)提问: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生物、大气……)
(2)提问: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板书:有限)能举例说明吗?(指名交流。如:矿产资源的生成、土地资源的有限……)
归纳: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
(3)师:地球还用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正是由于它这么可爱,作者给了他一个怎样的最有感情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
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说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二)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领悟“忧虑”之情。
1、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
2、设疑: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谁能来说具体些?(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而造成的灾难)
(三)观看录象,加深理解。
过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吧。
1、展示:录象片段(内容为人类破坏环境的做法及其后果)
2、交流感受(人类的这些行为真让人“忧虑”。引导学生用成语来说——这样做其实是“自食其果”或“自作自受”……)
三、学习第三段(5——9)自然段。
弄懂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去处。
1、巧设曲问,引导自学:学习了第二段,看了录象,听了讨论,老师觉得同学们都和宇航员一样为人类的命运而担忧。可是,老师并不担忧,老师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老师的眼光看得很远很远(反语设“曲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争论)。你知道老师在想什么吗?(生:老师在想地球被破坏后移居别的星球)
2、提问;老师这样想行不行?谁能说服我?(自学6—9自然段,准备说服老师)。
3、学生根据自学所掌握的知识或已有知识说服老师(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说服”老师,但是不要照着书读答)。。
4、适时归纳:由此看来,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我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课题。
6、理解课题:课题中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其实课文的第九自然段都写出来了,朗读第九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1、讨论交流人类保护地球的做法或设想。
2、介绍家乡环保的情况或本班、本人的实际行动。
五、布置作业
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调查周边存在的环保问题,想想如何解决,写篇短文,邮寄给有关部门或领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动物
- 小金鱼
- 锛偮杪栾紓的爱
- 可爱的小鸡
- 捉鱼乐
- 我的“好朋友”
- 可爱的小海龟
- 小兔
- 小狗“噜噜”
- 太姥姥家的大狗
- 龟虾大战
- 天外来客
- 小猫“废废”
- 新版龟兔赛跑
-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 浅谈供水公司提高服务质量的几点新举措
- 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进我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 新时期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 怎样加强股份制企业的党风廉正建设
- 我自豪,我是市政人
- 关于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议
- 2006学年度第1学期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 ***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思路
- 加大城区文明创建力度当好文明城市建设排头兵
- 国税局副局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情况
- 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
-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公路部门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 如何消除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 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 制药行业品牌管理研究(1)
- 关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 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1)
- 新自由主义与中美经济(1)
- 浅谈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 论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多维路径
-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浅谈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 浅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和应对的策略(1)
- 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1)
-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
- 《在山的那边》词义辨析
- 《在山的那边》课文导读
- 《在山的那边》鉴赏
-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 《在山的那边》诗歌语言鉴赏
- 《在山的那边》词语解释
- 《在山的那边》生字注音
- 《在山的那边》课文简析
- 《在山的那边》典型例析
- 《在山的那边》导读
- 《在山的那边》问题探究
- 《在山的那边》多音字辨析
-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