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后感
翻新时间:2023-08-16
《索溪峪的“野”》教后感
一、教材分析:
文章的线索鲜明,条理清晰,作者紧紧抓住“野”这一特点来写,中心突出,描写生动、形象,遣词造句精确。
二、教学流程:
1、齐读课题,问学生从课题看,哪个字是中心词?课题该怎么读?为什么“野”字要重读?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事物主要特点,通过朗读课题,明确文章写作重点。]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1)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2)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3)课文为什么要定这样的题目?4)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学习。
4、重点研究: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5、理解感悟:选择自己喜欢或自认为描写得很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交流读后感。
三、教学感悟:
现实社会绝对公平是没有的,相对公平就有。但大自然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把自己独特的美均匀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只要你用心去欣赏,都能从它身上感受到美。只是每个人的经历、观察、理解、感悟不同,造成大家的感受也大不一样。什么是美呢?很难界定,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界定也就不同罢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
- 重读冰心,感受母爱
- 日出
- 和谐社会
- 有什么比这更珍贵
- 怀恋鲁迅
- 秋音
- 传奇世界
- 风雨中的心
- “父女健忘组合”
- 这一次,我真多虑了
- 激烈的英语对抗赛:龙VS凤
- 雨
- 放烟花
- 水资源越来越少
-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
- 律师与民办律师事务所劳动关系析解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之探讨
- 新时代更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
- 凝练大学精神 培育创新人才
- 晚年陈云的忧患意识论析
-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的隐性冲突
-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3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詹天佑》文本解读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 《詹天佑》
- 《草原》练习题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草原》自主性练习设计
- 《草原》读写练习题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