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草原》教案设计(二)

《草原》教案设计(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4

《草原》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讲读分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了解蒙汉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读写训练项目,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抓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和“抓住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句子含义也较深,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和草原风土人情。

向学生提供有关反映草原风光和草原民俗的图片和读物。其目的是:①为突破难点,理解课文作准备。②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能力。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字词,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回味、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会心

四、出示预习提纲

内容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真读课文,按“写景”、“叙事”给课文分两部分。并按课后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结合上下文,试着理解课后2题中的句子,为下节课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课上交流。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自由发言。

1.说说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经过努力,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第二课时(讲读课)

一、抓住总结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清脉络,把握整体。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启发,引读,并板书总结句。

(三)按照“写景”、“叙事”的写作方法给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总结句,逐段读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把预习所得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享受到自学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以恰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完善、深化,达到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朗读第一段,要求学生按照写草原景色和写作者感受把全段分成两层。

(二)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设计如下思考题,引导学生逐层读议。

1.草原的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2.天底下草原的景色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找出具体写“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句子,谈谈这种景色怎么美丽?

出示草原的风光图片,指导学生看图欣赏。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的形象更加完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草原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感受作了铺垫。

(三)在这种境界中,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思考题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体现在不能直接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而要进行独立思考,思考的依据又离不开课文的词句。这样,学生要读懂这句话就要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不但要读,还要联系上下文想、说。体现了“语言—思维—语言”的学习过程。

(四)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学生边听乐曲伴奏下的有感情朗读,边看图,边想象,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富于诗情的画面。

(五)小结写法。 (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想象,运用恰当比喻。)

学习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虽然难理解的句子较少,但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较生疏,所以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先理清文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方式作为理解重点,从而使学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一)理清脉络。(据课后提示,概括第二部分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读议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并说出层意。

2.读议第一层,作者又进一步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辽阔、寂静)

3.学习第二层。

(1)出示文中插图的幻灯片,图文对照,说说草原人民是怎样迎客的?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理解比喻句,抓住表现“远迎、急切、盛装、人多”的词语,学生谈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2)作者是怎样写出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通过写草原人民特有的迎客方式来表现的。)

(三)按要求自学三、四、五自然段。

1.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

②“相见”、“款待”、“联欢”的场面是怎样的?

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

2.交流自学所得。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四)回到结句,总观全文,深化整体。

教师利用板书和学生一起,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和写作特点以及本课重点训练项目三个面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练习课)(略)

自评:

《草原》这一课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我力图做到“加强预习,长文短讲,强化训练,大量阅读”。

把课前预习、课外阅读纳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把预习作为讲读的基础,把讲读作为预习的深入,把课外阅读作为讲读的延伸。尽力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我都这样安排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第二课时读议课;第三课时练习和课外阅读课。

预习指导课是在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再把诸如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分段、概括段意等做为预习重点,而是把这些做为一种习惯来要求。预习课是把下一节讲读课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交给学生。读议课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长文短讲。这节课仍以学生为主体。

下面,着重谈谈《草原》讲读课的教学特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给橡皮做衣服
“讨厌”的母爱
参观“烈士陵园”
圣诞树
看日出
依依勇闯死亡谷
美丽的郑州
顽皮的鸭子
参观土地展览
小鱼的哭泣
读《空城计》有感
与海狮合影
雪花飘
参观美丽的校园
做生意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成长研究
简论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简论高职导师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反思
浅析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启示
试析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试析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
试论服装行业小门类岗位“三段递进”实践教学研究
试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分阶段管理模式初探
试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试论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试析中西部高职院校“90后”女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试析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简论“二段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
试析文秘专业“三阶五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简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背景知识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中心思想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含义隽永的句子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解释
《记念刘和珍君》难句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题解
《记念刘和珍君》疑难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