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放背景音乐。
3、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本环节和刚才的小组汇报可有机的结合,教师酌情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记一记。自由准备,全班背诵。(轮流起立把一篇文章背完)
三、拓展作业
*说说画画:
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并能给图画取个名字。(放背景音乐,用背景音乐来调控画画的时间)
**挑战题:(教师酌情决定做否)
读读下面的儿歌,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春雷唤醒了桃花。
夏雨洗绿了树叶。
秋风染红了枫叶。
冬雪铺满了大地。
四、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春、夏、秋、冬方面的小诗,读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广播操比赛
- 观看“明思克”航母
- 公鸡和仙鹤
- 假如我有一张白纸
- 校园的早晨
- 我的家
- 鸽宝宝的呼声
- 我爱秋天的校园
- 不怕火的纸船
- 国庆见闻
- 一只可爱的小狗
- 我的烦恼
- 小星星、小仙女和月亮奶奶
- 可爱的小猫
- 一对有趣的鹦鹉
- 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试析专升本院校新生焦虑心理分析与对策
-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引入的艺术
-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
- 试析高职学生抑郁的表现及心理疏导策略
- 浅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试论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在中学的有效应用
- 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 试论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研究
- 浅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 试析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探讨
- 《旅鼠之谜》教案
- 韩愈短文两篇
- 14《大雁归来》教案设计
- 13旅鼠之谜
- 大自然的语言
-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
- 13苏州园林
-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 10组歌
- 200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二)--送东阳马生序
- 2009年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四)--三峡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3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2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1
- 13《旅鼠之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