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9
《静夜思》教学设计三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现与奇妙
- 我和森林有个约会
- 人间处处有真情
- 我的老师
- 我的老师
- 坚持
- 揪心的一幕
- 做蜡手
- 跆拳道吸引我
- “可怕”的电影
- 20年后的多功能洗衣机
- 我
- 祖国,你快救救我!
- 宇宙奇遇记
- 我的老师
- 对少年缓刑犯再犯罪问题的思考刑法论文(1)
- 当前农村涉枪涉爆案件的特点、成困及预防对策刑法论文(1)
- 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 浅析动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浅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 刑事伤害赔偿赔罚并用的可行性及其立法与适用刑法论文(1)
- 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刑法论文(1)
- 沉默权与禁止刑讯逼供刑法论文(1)
- 从“电脑量刑”看量刑制度改革
-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 对公路沿线刑事犯罪的调查与思考刑法论文(1)
- 中国人,你离“爱罪犯,就像爱自己”还有多远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B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B案
- 《匆匆》教学设计2
- 《藏戏》教学设计B案
-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A案
- 《灯光》教学设计A案
- 《手指》教学设计A案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A案
- 《藏戏》教学设计A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A案
- 《匆匆》教学设计1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A案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2
- 《手指》教学设计B案
- 《灯光》教学设计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