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凡卡》教案2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行默读速度和质量训练,学习一、二段。
2.进行表情朗读训练,读好凡卡的信。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不知不觉(jiàojué)摩平(māmó)
擦亮了似的(shìsì)逮住(dǎidài)
邮差(chāchàchāi)差错(chāchàchài)
(2)辨字组词。
炕()楦()跪()袄()
吭()渲()诡()沃()
2.教学定向。
(1)凡卡是爷爷唯一的亲人,为什么把他送到城里做学徒?
(2)凡卡到莫斯科才3个月,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恳求爷爷带他回家?
(3)像凡卡一样把信读好。
3.阅读训练。
(1)按书后第1题(1)(2)默读5分钟,同桌互议,全班讨论交流:爷爷为什么要送凡卡去做学徒?哪些词句中看出爷孙俩在乡下生活过不下去了,爷爷是为了凡卡今后的生活才送他到莫斯科来的?为什么才三个月,凡卜就写信乞求爷爷带他回家?
(2)第二次默读:集中读第二段,读后填表。
干什么活
吃的
住的
睡的
挨打骂
凡卡
说明
先独立阅读,用~~~~划出有关语句,然后教师指导填“干什么活”,再由学生各自填其他。最后全班交流(可出示学生作业灯片,亦可出示标准答案),指导修改。
4.训练朗读。
凡卡生活这样悲惨,他写信时是什么心情?哪些词语可以证明?(担心、汉了口气;揉揉眼睛、抽噎;伤心地、呆呆。)
假如你们就是凡卡,在那个鞋店做学徒,过着连狗也不如的生活,当你向自己唯一的亲人写信时该怎么说?(各自将信连起来读,自由练读5分钟,入境;教师示范读第8、10、15自然段;学生学读;个别优生读第8自然段,学生再自由学读,最后齐读第8、15自然段。)
注意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发挥教师示范功能,抓好重点自然段,特别是几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朗读训练。
5.课堂作业。
(1)作业本上第5题(1)(2),第6题(1)。
(2)指导选句:指望打搅
指望:可为盼望、期待;可为盼头。
打搅:可指“扰乱”;亦可作受款待后的谦词。
学生可分层作业:A写两个句子;B每个词按不同的意思各写两个句子。
(3)抄写第6自然段,准备听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第一次骑车“远行”
- 运动会
- 心愿船
- 吹泡泡
- 吹泡泡
- 谁的办法好
- 课间风波
- 营救大黄峰
- 哥哥
- 小兔生病了
- 小小的我
- 下雪
- 吹泡泡
- 捏面团
- 我想起了那一句话
-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
- 没穿衣服的相片
- 生活中的一抹彩虹
- 《论语》中的教学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基于“卓越会计师”导向的人才培养探索
- 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 浅论激励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和程序
- 说明文阅读演练(二)
- 我帮妈妈捡黑豆
- 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那一段童年的时光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拿什么感谢您,我的母亲
- 研究型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赏析四教学反思
- 两只小狮
- 我们成功了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赏析二教学反思
- 识字7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赏析三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三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二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教学反思
- 大禹治水
- 《大象博士请助手》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练习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