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盼望
- 她教会了我乐观
- 结束;开始
- 人格天平
- 盼望
- 我和姥姥的十岁
- 成败得失在瞬间
- 记一次钓鱼
- 坚强与信念
- 再见了,老师
- 好妈妈
-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 老虎的遗产
- 我登上了七星岩的最高峰——天柱岩
- 第一次去斯老师家学习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2)刑法论文(1)
- 通过对联感受传统文化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刑法论文(1)
-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3)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分析(2)刑法论文(1)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2)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刑法论文(1)
- 试论刑事执法工作的人性化(2)刑法论文(1)
- 《少年闰土》简案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一面》
- 《卖火柴的小女孩》简案
- 《詹天佑》简案
- 《景阳冈》简案
- 《景阳冈》简案1
- 《凡卡》简案
- 《唯一的听众》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我的舞台》
- 《开国大典》简案
- 《一夜的工作》反思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詹天佑》简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