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6
《卖火柴的小女孩》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
二、学习第一次幻景。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
(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
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
三、学生自学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注重朗读的训练。)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质疑:
(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作者写到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2)为什么说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课文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
3、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解疑。
4、分析重点句,加以理解。
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推翻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
句子(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体会: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谁也不关心她。这些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五、进行朗读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予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22世纪的一天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奥运畅想
- 20年后的我
- 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
- 神话王国
- 英魂永存的山海关
- 20年后的衣服
- 22世纪的今天
- 2008年的我
-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 一件小事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论最新审计风险模型的优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
- 电算化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变迁
- 对中国审计公告制度的思考
- 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研究
- 论会计信息化审计
- 浅论审计的独立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内部审计的功能解析
- 关于审计实验课程的设计探讨
- 关于基于审计发展历史与审计特征的审计导因分析
- 经济责任审计
-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论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内部审计
- 浅析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 论对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