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十六年前的回忆》1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严峻、恐怖、会意、一拥而人”等词语。
3、理解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思想内容的能力。
2、学习本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正义之美,生命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深人体会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给予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交流,深入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l、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难点
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三)解决办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讨,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神态,感受李大钊的精神及品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加以分析,领会文章的主旨。
2、帮助学生品析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神态,感悟人物的思想。
3、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二)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材料。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3、分角色表演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深化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归纳学习目标
(各小组上交疑难问题,由教师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待下一步探讨。)
六、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求是”报名记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教师节的“礼物”
- 成功的喜悦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南沙的厉害
- 成长的滋味
- 我的一件傻事
- 手机失踪记
- 决择
- 哈,我当叔叔啦!
- 浅谈培养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与策略能力
- 试论深入教学改革是提高三本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公共政策论文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公共政策论文
- 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初探
- 试论教学内容更新才能促使教学方法改进
- 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 监督与服务并举 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 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中的“深圳模式”
-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 关于结合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试探析其管理工作方法
-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论文
- 从各国审计体制的对比谈我国审计体制的劣势
-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问题设计实例剖析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