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1

《十六年前的回忆》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十六年前的回忆》1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严峻、恐怖、会意、一拥而人”等词语。

3、理解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思想内容的能力。

2、学习本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正义之美,生命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深人体会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给予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交流,深入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l、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难点

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三)解决办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讨,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神态,感受李大钊的精神及品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加以分析,领会文章的主旨。

2、帮助学生品析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神态,感悟人物的思想。

3、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二)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材料。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3、分角色表演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深化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归纳学习目标

(各小组上交疑难问题,由教师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待下一步探讨。)

六、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名著故事梗概
父母的爱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愤怒与惋惜(1)
《灯光》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开国大典》观后感(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色彩与心理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土方与基坑工程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教案(二)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