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2
翻新时间:2023-04-05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表现,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
3、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交流上节学习的收获。
二、引发研讨,深读悟情。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你认为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作者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设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学生对课文稿有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发研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课文稿内容,进而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从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研究。
(深化理解认识,开放学习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1、投影出示。
(1)李大钊是个()的人,因为()。
(2)“我”感到(),因为()。
(问题设计便于规范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根据研讨的问题,自主选择习题。第一个问题也可能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创意表达。)
2、师小结:激情过渡。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相互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配乐的形式,作适当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文章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五、实践活动
六、收集其他革命先驱的事迹资料,召开一个故事会。
板书:
1、留守北京:高度负责
2、不幸被捕:处惊不变
十六年前的回忆3、法庭斗争:凛然正气
4、被害之后:激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古代英雄传(1)
- 这支神笔会给谁
- 走近消防
- 给诸葛亮的一封信
- 因助人为乐的“死党”
- 天使之光
- 难忘的老师
- 第一场雪
- 游峨眉
- 啊!原来还可这样解题
- 相机伴我行
- 第一次战胜恐惧
- 我的妹妹
- 国度战争1
- My room
- 宪政的规范结构
-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
- 天行有常与生态伦理——荀卿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的冥想
-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荀悦政治思想简论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 颠覆传统儒家 弘扬儒家传统
-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关于宪法学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2
- 《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 《顶碗少年》课例研究
- 《北京的春节》教案(第一课时)
-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 《手指》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