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这道难题,我攻克了
我的书法生涯
我懒,懒,懒
竹赞
祖国
初写的几个门径
难忘的2008
家规
今天,我真开心!
我品尝到了合作的快乐
氤氲着的感动
诚信最可贵
感受数形结合的奇妙
给魏敏芝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告诉您一个小秘密
和平传统与中国崛起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产权、产权法与财产法的体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透视艾森斯塔德的东亚发展观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知识产权(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从东亚文明传统中开拓中国外交智慧资源
“发展”的“异化”与“经济”的“文化”
论宪法权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老人与海鸥》相关知识
《老人与海鸥》相关知识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2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建议
《跑进家来的松鼠》文章主旨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3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2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结构分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
《老人与海鸥》有感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5
《跑进家来的松鼠》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