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铭记历史。

2、体会英雄们的感受,理解英雄们的壮举。

3、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目的1、3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情况。

1、由学生把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找到的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①撤退(chè)掷(zhì)崎岖(qíqū)棋盘陀(tuó)山涧(jiàn)

砸(zá)雹子(báo)

②多音字绷带(bēng)绷着脸(běng)绷瓷(bèng)

2、解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3、前一天已要求同学们查阅抗战英雄的故事,请大家踊跃发言,讲一讲你知道的故事。

二、指名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三、请同学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四、请同学们再次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五位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有两条路可选择,是哪两条?

2、为什么选择了绝路?

3、给大家1分钟时间静坐思考下面问题,注意要认真考虑而不是草率地回答: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作出什么选择。(学生回答应有两种,启发学生,战士们想到了自己走向顶峰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毅然作出这样的抉择实在是一番壮举。)

4、既然壮士们所做的选择是壮举,英勇抗击敌人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显示了其壮志,那么他们纵身跳下悬崖之时,山河也该为其显示出一番壮丽。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当时的场面拍成电影,天该是怎样的天,山该是怎样的山,战士们又该是怎么样的表情呢?然后请大家把你想到的这个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

5、写完的同学可以朗读出来,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评价。

五、总结全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真情
和蔺相如聊天
书中取乐
笑声
我来比划你来猜
梦里老家——车溪
除夕之夜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唉,我们这个班
我爱雨
师言如炬
最坚韧的生命
笼中的鸟
抹不去的回忆
小“泥人”
朱学勤: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
传统、自由与启蒙的陷阱
文化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中的障碍
宪法的程序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原则与依法治国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加拿大宪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度及其运作方式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寻求宪政中华的正当性根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关于现代主流学术传统的反思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建议
《老人与海鸥》之感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4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1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案例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3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
《有的人》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