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9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 学习课文1、2两段,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

3.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作者的联想,并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4.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联想,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制作

说明:课前预习20分钟(1、读顺课文、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 出示“天堂”,问:“天堂”原指什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指学生回答)

2. 出示“鸟的”,构成课题——“鸟的天堂”,问:由这一课题,大家会想这该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让学生说说)

3. 导入(师述):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看看河中小鸟上有500年左右树龄的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

二、 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 快速浏览课文,知道作者前后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

2.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具体要求(作业练习第4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支叶繁茂的()真是()。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独立填空;(课堂作业第4题)

②指名反馈答案。

③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三、 学习第一段,体会作家描写时间的语句的美妙之处。

1. 学生读文;

2. 汇报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原句: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关,在树梢。

① 齐读。

② 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这里“傍晚”的理由。

3. 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课件出示被比较的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地,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树梢。

① 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 句式不同:一句是排比句,二句是并列句。

▲ 句意不同:一句是“红霞”不只是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二句是“红霞”就只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似的。

▲ 韵味不同:二句不如一句读起来有韵味。

② 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四、学习第二段: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 听录音读第二段,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 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③这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树。

师述:大家说得都没错,但那一个更准确呢?

3.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

① 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重点词句:

a.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下列句子: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绿得可爱。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b.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c.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这处看,这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d.这棵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e.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② 引导理解体会以上句段:

▲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方面写大榕树的?

板书:远——近

树干、枝叶

▲ 远看的大榕树,给人什么印象?(板书:高大、繁茂)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许多棵?

两棵?

一棵!

▲ 近看的大榕树,又给人什么印象?(指点板书:高大、繁茂)为什么呢?

A.交流讨论:(大榕树的“高大”)

a.理解“真面目”的“真”的意思(真正、本来)

b.读榕树“真面目”的句段。师:能把榕树“枝上又生根”的景象勾勒出来吗?(学生读文后试画)

c.课件展示几种情况,让学生分析对照明白画的正误。

师:的确,正因为大榕树有着树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许多根又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因此它的枝干不计其数。这树实在是高大!

d.还从哪个词有见榕树的高大?(斜躺)理解体会“斜躺”的作用

e.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7自然段。

B.交流讨论:(大榕树的“繁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表现榕树繁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义作用。

b. 交流汇报:(提示按“读句子、找词语、说意义作用”的顺序交流)

c. 师:的确,这样榕树的绿叶多得不计其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板书:树叶多而绿)怪不得,作者联想到了——

d. 学生接读“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得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板书:展示生命力、新生命在颤动)

C、引发学生联想,进一步体会大榕树高大繁茂,蔚为壮观的情景。

a师:要是这棵高大而美丽的榕树就在我们面前,相信大家也会被吸引,被倾倒,继而赞叹不已!

(课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树)

师:现在面对这棵大榕树,你会想到什么?会有什么感叹呢

b、学生图文结合,试说心中的感叹。

c、交流“感叹”

d. 师小结:多么可爱的大榕树啊!简直是一个奇观,难怪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的、赞美的)

e.运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f.体会“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一句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树的高大。

五、总结:

1. 师: 这节课,我们跟随老作家巴金爷爷在傍晚时分经过了“鸟的天堂”。大家有什么收获?此时的我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试指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此时心中的疑问。

2.师:是啊,“鸟的天堂”只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却没有一只鸟,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六、完成课堂作业练习第2、3 两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时间都去哪了
黄山导游词
因为选择不同
颐和园导游词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假如我是科学家
观察豆子
可爱的小猫
胜似亲人
观察
开学了,我们笑了
我的蝈蝈将军
养蚕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再逢中秋
会议记录的功能与误区
会议记录介绍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民航会议议程
学术会议通知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会议记录范例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会议管理制度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群塔防碰撞方案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燕子飞回来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天》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