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 、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4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接前课时的学习,由情景引入本节课。
由简笔画板书过滤到媒体播放“大榕树”,教师配图诵读第七、八自然段。
(自然引导对重点段的学习)
二、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默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美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A.教师注意学生在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又生根”等特点。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
B.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联系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C.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D.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三、情景引入,学习12、13自然段。
1、播放12、13自然段“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鼓励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并再次点明课题“鸟的天堂”,体会其含义。
(学科间的融合,恰当利用美术课的资源)
5、再读课文,在欣赏课文的过程中,领会作者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四、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有些什么感受?
表达感受的方式:
想说些什么?说一说。
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
编写歌词,唱一唱。
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板书设计:
榕树 大 美 静态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鸟 多 欢 动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游泳
- 哦,可爱的人们
- 我的建议
- 早雾
- 一个睡觉不老实的人
- 我的“小银行”
- 腊梅
- 难忘的照片
- 话说学骑车
- 动物的抗议
- 我们的教室
- 我们的学校
- 我真离不开它
- 倒霉的星期天
- 教室
- 论对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 论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 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
- 试论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 浅析如何命制数学试卷
-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语言美
- 试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探析
- 试论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 试议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
- 基于对我国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思考
- 论知礼、行礼,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 浅析工具·目的·审美:对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
- 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分析
- 浅论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论大学生乡村实践的理性分析
- 《怀念母亲》拓展阅读
- 采用“四解放”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
- 备课和讲课要进行再创造──三上《詹天佑》
-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詹天佑》教学浅谈
- 读《怀念母亲》有感
- 另辟蹊径,用好教材──有感于《詹天佑》一课的教学
- 纸船──寄母亲
- 《怀念母亲》读后感
-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 《詹天佑》中怎么理解“人”字路线
- 《怀念母亲》朗读教学片段
- 理清思路 美读熏陶──《詹天佑》教学难点突破
- 长文短教──我教小学课文《詹天佑》
- 《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
- 《怀念母亲》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