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读熟课文,分清段落。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据目标,收集资料。(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初睹榕树 比肩观察 说出你的见解
比肩表达
枝干无数 相互应和
相互启发
叶绿耀眼 对照欣赏
拓展表达
鸟语鸟影 对比细品
交流看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较真的妈妈
- 桂花的味道
- 成长-快乐-和谐
- 建春门浮桥
- 同桌的孙悟空-自信-成功
- 乡村
- 鱼化石
- 写给父母的话
- 书像一位老师-------《大侦探小卡莱》读后感
- 我家的蚊子真热情
- 象棋大战
- 红领巾你在哪里
- 我是能干的小饲养员
- the four seasonsI all like.(我爱四季)
- 一件难忘的事
- 传统也有“发明”的
-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 对公布学生成绩排名行为的思考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 论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关于情结问题
-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复兴下的虚像和实像——一种理解、不满与期望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鸟的天堂》1
- 《巨人的花园》1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 《火烧云》
- 《白鹅》2
- 《蟋蟀的住宅》
- 《小木偶的故事》
- 《巨人的花园》2
- 《白鹅》1
- 《幸福是什么》
- 《去年的树》2
- 《鸟的天堂》2
- 《去年的树》1
- 《蟋蟀的住宅》2
- 《白公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