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1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1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本文语言质朴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独木成景”这一自然奇观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陶冶情操。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想:
(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
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
在速读全文后,让教师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质疑,在析疑、解疑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除了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以外,还启发学生哪些地方读懂了,你是怎样读懂的,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树立学习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采磨茹
- 吹泡泡
- 母爱深深
- 蝴蝶选美
- 吹泡泡
- 放风筝
- 我是泡泡小精灵
- 清明随笔
- 我爱我家
- 我是泡泡小精灵
- 读《狗》有感
- 神奇的笔
- 猫鼠斗智大比拼
- 我爱我的家
- 贪玩的孙小圣
- 怎样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
- 入党程序
- 入党详细流程
- 入党宣誓的誓词内容
- 推优入党的具体程序
- 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
- 入党志愿书格式要求
- 入党需经历哪些程序
- 加入党组织要经过的程序
- 在校期间犯过错误的学生可以入党吗?
-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2)
- 党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的入党誓词
- 入党程序流程
- 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怎么办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浅析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 美术教学使用音乐的构思与实践
-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 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1)论文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1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