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9
《画》 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哥哥的一天
- 生活的滋味
- 妈妈真好
- 我的童年
- 我的家乡
- 英文互译
- 长大后的我
- 看错时间
- 庆国庆
- 童年趣事
- 知错就改
- 吹泡泡
- 小龙虾
- 吃樱桃
- "抓人“
-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电影Will的辩解分析
- 对影视制片管制的思考
- 浅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策略
- 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武侠影视艺术中的意境初探
- 谈《电佣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 简析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 分析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谈第五代导演对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一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2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一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2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2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
- 《失物招领》教学
- 《司马光》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