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看到“半截蜡烛”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会想:为什么会是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要想知道这些答案,你就读一读课文《半截蜡烛》吧!

读了课文《半截蜡烛》,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课文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呢?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至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伯诺德夫人巧妙地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一个半截蜡烛中。

第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四至五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整篇课文始终让我们关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强烈的心理活动。这是课文着墨比较多的地方,也是课文的重点所在。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把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那感受会更深。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段欣赏

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现在,我们就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细细品味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课文精彩片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了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欣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

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写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一个“厉声喝道”,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接着课文写出了杰克失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紧接着一句对蜡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进一步写出了屋内气氛愈加紧张,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心理描写

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那什么是心理描写呢?

像课文中“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样,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就叫做心理描写。它是对人物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为写好人物服务。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片段:

我感到很疼,直疼到心。嘴上我却不敢说,憎恨和痛苦的激浪只能在心中奔涌。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放声大哭起来。似乎泪水能洗去我心里的愁云,好象哭声能述说我心里的委屈。汗水和泪水顺着我的脸流了下来,把背心弄湿了一大片。我觉得很热,好像喘不过气来似的。同时,还有一种比热更难忍受的闷使我窒息,我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看继母的脸,我分明看出她那愤怒的脸上还含有几分得意的神情。我被激怒了,把头扭向了一边,目光转到了床上后妈的已四岁还不会说话的小弟弟,他正安闲地玩着他的大飞机、小汽车……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一种羡慕还是妒嫉的感情我也说不清。小弟弟四岁了,可还不会说话,刚学会迈步,他有这么大的缺点为什么不挨打?而我仅仅一次期末考试考得不好,就落得如此下场……只怪我没有亲妈……

这里通过“我”的内心独白,写出了“我”对继母极端偏心自己的孩子的愤怒,和对自己失去母爱的悲伤,让人一读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就是心理描写所获得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心理描写时,要注意结合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不能写得不协调。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在危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解除了危机。你能说出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地解除危机吗?

(提示:可以把杰奎琳的方法与伯诺德夫人、杰克的方法作比较,再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2、课文题目《半截蜡烛》,你觉得用这样的题目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这“半截蜡烛”是一个关键,它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课文情节就是围绕这“半截蜡烛”来展开的。因此,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

附:

课后练习4提示:

当少校点燃蜡烛时,伯诺德夫人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秘密就会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吹灭蜡烛。

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杰克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秘密,就会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端起蜡烛,准备到柴房里搬些柴来,生个火。

当杰克失败后,杰奎琳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秘密就会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娇声地请求军官让她拿着蜡烛去上楼睡觉。

五、万花筒

词语提示: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从容:不慌不忙。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

【题解】

在有些人看来,半截蜡烛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而在本文中,它与生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场重要的战争息息相关,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

【结构分析】

课文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1、2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把情报巧妙地藏在半截蜡烛中。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的人物以及他们所进行的秘密工作,然后点明与故事密切相关的一个细节,即伯诺德夫人藏情报的方法。

第3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故事的开端是有一天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家,并且点燃了那半截蜡烛,眼看秘密有可能泄露,伯诺德夫人心生一计,以油灯换蜡烛,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第4、5自然段写德军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杰克以天气冷想去柴房搬柴生火为由,想拿走蜡烛,还是未能成功。

第6、7自然段写小女儿杰奎琳借上楼睡觉取走了蜡烛。故事的结局是杰奎琳以上楼睡觉为由,征得了德国军官的同意,顺利取走了蜡烛,终于保住了秘密。

【语意理解】

由于蜡烛摆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人们总是以为,秘密的东西会藏在最不容易让人发现的地方,对眼前的东西反而忽视了。伯诺德夫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骗过了敌人一次次的搜查。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是对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的描写,其实德军并不知道半截蜡烛的秘密,但因为蜡烛越烧越短,伯诺德夫人心理越来越紧张,因此以为德军已经怀疑蜡烛有秘密。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杰奎琳虽然是小女孩,但在最危急的关头却镇定自若,用“娇声”的话语巧妙地骗过了德军,在蜡烛即将熄灭的那一刻,保住了秘密,也挽救了一家人的生命。

【写作特色】

一波三折的情节。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加上课文这样的描写:“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宽容的力量
男生不好惹啊
我爱您——妈妈
妈妈,您不能这样?
最远的旅行
咏梅兰竹菊四君子(组诗)
恐龙时代
艾竹不语
放假的苦恼
给地球妈妈的信
2008北京奥运的开幕式
患难见真情
我们班的“知名人士”
雪大人
二十年后回故乡
美国小企业融资及其启示(1)
关于资产减值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第8号——经营分部》(1)
财务管理八大陷阱(1)
浅析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1)
如何评估市场研究公司
论国有资本收益确认及监督管理(1)
浅析工业企业基建业务财务管理(1)
让资金从一个“漏斗”进出(1)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1)
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1)
资金控制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1)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1)
环保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进展(1)
对财务分析的再认识——SAS财务分析方式(1)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2008,北京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两只鸟蛋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蜜蜂引路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阿德的梦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爱迪生救妈妈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春雨的色彩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松鼠和松果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恐龙的灭绝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雷雨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美丽的小路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柳树醒了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日月潭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古诗两首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