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4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出示幻灯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4.用幻灯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5.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生词。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看幻灯片,听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学生跟读课文。
五、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出示幻灯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五、 练习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
1.思考: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
2.出示幻灯片,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课文太长,先弄清中心、理清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及文章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书缘
- 第一次,我憎恨老师
- 年味儿淡了
- 珍贵友情
- 拜年
- 观看元宵礼花
- 我是90后
- 新年随想
- 我的班长
- 放风筝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鲜花的讨论
-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生病真难受
-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 五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 2009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信访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 2009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 初中语文科工作计划
- 2009年初二数学科工作计划
- 五年级数学优生辅导计划
- 2009年六年级数学教研计划
-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 2009年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2009年教学工作计划
- 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的危害及对策初探
-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 试 论 道 德 农 业
- 试论农村土地家庭永包制——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一种模式
-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
-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中国农村的小城镇建设
-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政府组织与社会协作
- 农村青年:一个边缘化的弱势群体
-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
- 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
- 山西村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
-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探
-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透视
- 《我是什么》层次结构
- 回声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 《我是什么》难句剖析
- 《我是什么》第三段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识字教学心得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声音传播的快慢
-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
- 声源的指向性
- 《我是什么》好词好句好段
- 声波的绕射
- 声波
- 《我是什么》难段讲解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