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③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
(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二、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三、总结全文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
教师设计一个新颖的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让学生讨论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并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学生更深入地领悟了中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马齿苋
- 我爱吃西瓜
- 外公家的南瓜
- 小草
- 臭海棠花
- 我家的仙人球又开花了
- 狗宝宝出世
- 向日葵
- 我爱白杨树
- 吊兰
- 菜市场
- 桃花
- 神奇的礼物
- 金银花开
- 我家的绿萝
- 俄罗斯禁止从欧盟国家进口家畜
- 全国生猪养殖未来趋势向规模化发展
- 浅谈家畜内科学的教学与改革
- 五个特种养殖项目的暗藏风险
- 高职家畜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 藕池大面积养殖革胡子鲶技术
- 农业院校《家畜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中华乌塘鳢养殖方法
- 刍议雪灾后森林虫害对动物的影响及预防
- 我是小小动物迷
- 医院甲型H1N1流感疾病档案管理
- 反刍家畜前胃疾病的综合诊治
- “两段法”养殖乌鳢创高效
- 淡水养殖之我见
- 大同市2011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 《七律·长征》篇章结构
- 《七律·长征》难句讲解
- 《七律·长征》词语解释及造句
- 《七律·长征》预习提示
- 《七律·长征》教学杂谈
-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
-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赏析
- 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教学──《七律·长征》网络课教学例谈
- 《七律·长征》课文导学
- 《七律·长征》课文结构
- 《七律·长征》近义词反义词
- 《七律·长征》课文题解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七律·长征》案例分析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