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匆匆》教学设计3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并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情感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发兴趣,为文配画
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赏美画,听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
2.再读课文,感悟散文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3.小组合作,构思画面,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举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场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了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青青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
4.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手抄报办好后,开展手抄报一周展活动。在展出期间,学生可以观摩阅读,可以相互比较,还可以交流经验,进行口语交际。展出结束,从材料掌握、书写、版面设计等方面评出优秀小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只小猫
- 小公民道德童谣
- 太白楼
- 游三清山
- 竞选班长
- 庆祝“国庆”
- 扔毽子
- 妈妈夸奖我
- 我学会了打乒乓球
- 校园的柳树
- 假如我是一阵春风
- 游泳(二)
- 我们的三0三班
- “中秋”节
- 小鸭子去春游
- 法国时装文化
- 西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理论研究
- 西方传统音乐教育的叛逆者达尔克罗兹
- 浅谈法国饮食文化
- 西方主导时代的终结
- 中西方绘画审美认知比较
- 法国的文化艺术赞助政策及实践
-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 中西之间:杨昌济的伦理世界及其对西方的认知
- 浅谈法国葡萄酒文化
- 中西方不同女性观比较
- 浅谈英美文学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 丝绸: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 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
-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 美哉,《蒹葭》!
- 《愚公移山》教学杂谈
-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的爱情
-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 《关雎》琐议
- 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愚公移山》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