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匆匆》教学设计3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并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情感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发兴趣,为文配画
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赏美画,听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
2.再读课文,感悟散文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3.小组合作,构思画面,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举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场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了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青青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
4.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手抄报办好后,开展手抄报一周展活动。在展出期间,学生可以观摩阅读,可以相互比较,还可以交流经验,进行口语交际。展出结束,从材料掌握、书写、版面设计等方面评出优秀小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北湖公园
- 观察小鸡
- 我的课余生活
- 秋天的图画
- 美丽的学校
- 我的妈妈
- 镜子里的我
- 爱干净的妈妈
- 家乡的变化
- 暑假南昌一日游
- 我的课余生活
- 第一次购物
- 美丽的家乡
- 观察小蚂蚁
- 快乐的十分钟
- 浅谈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
- 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与一级切换并车的实践(1)
- 互动的观看表演——电影传播中的受众分析(1)
- 关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 浅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解决
- 浅谈对完善以县为主的树基础教育投人体制的探讨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救助研究
- 关于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分析
-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1)
- 简述努力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政策
- 论高职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
- 浅谈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 浅谈高师教育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尝试
- 《给予树》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 《蜜蜂》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案
-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预案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