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匆匆》教学实录2

《匆匆》教学实录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匆匆》教学实录2

这是不久前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实录如下:

师: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他说有一样东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大家猜猜,高尔基说的是什么?

生:(齐)时间。

师:对。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围绕时间这一个主题,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匆匆。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钢琴曲《眼泪》缓缓响起,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谁来谈谈,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很宝贵。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板书:

一去不返。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从第四自然段中找一个词,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生:逃去如飞。

师板书:

逃去如飞。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的,一去不返的。

(学生自由读书,批注,思考。)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来去匆匆的?

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感受到日子过得很快的?

生:跨、飞、溜、闪,伶伶俐俐地。

生:(齐读词语)

师:读这些词语,让你感觉时间就像什么?

生:像流水。

师:孔子也这样比喻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像风。

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像影子。

师:你的想象很有诗意。

生:像天边的飞鸟。

师:有意思!我的感觉啊,你看他会跨会飞,伶伶俐俐地,真像个可爱的小精灵。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先打断你一下。你感受作者的时间流逝没有?

生:感受到了。

师:那么请你顺着作者的思路,模仿着说两句。

生:(为难)

师:谁帮帮她?

生: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下飞去了。

师:说得好。谁再来?

生:打呵欠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走了。

生:看电视的时候 ,日子从荧屏前闪过了。

师:散步的时候──

生:(接)日子从脚边溜去了。

师:上课的时候──

生:日子从课堂上过去了。

师:作者是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时间流逝的?

生:洗手、吃饭、默默、睡觉,叹息。

生:想遮挽时间的时候。

生:发呆的时候。

师:发呆?

生:默默时,作者在发呆。

生:我认为他的理解不对。默默时有可能是作者在沉思。

师:有道理。大家看,作者就是通过对生活中这些琐事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是那样来去匆匆。所以作者多么想──(作挽留状)

生:留住时间。

师:时间留得住吗?

生:留不住。

师:所以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对啊!作者多么渴望我们的日子能够一去再回!但是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你能不能举例证明时间一去不返?

生:昨天过了星期天,下周再过星期天,已经不是这个星期天了。

生:这节课上完了不可能再同样上这一节课了!

师:很好的两个例子。现在这一秒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现在这一分钟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童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青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一生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生命跟这时光一样,也是一去不返啊!

板书:

时光,人生。

师:作者知道时光一去不返这个常识吗?

生:知道。

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复追问这个问题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去而再返啊!

师:作者心情怎样?

生:对逝去的时光感到无比留恋,惋惜!

师:(出示课件)请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很好。大家再从内容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有三对反义词。

师:很正确。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样事物都能再来。

师:是的。这三件事物都能失而复得。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

生:燕子冬天去南方,春天飞回来……(学生一下子*到了很远,其他学生哄笑)

师:请你简单说一说,这三者和时间一去不返有什么关系?

生:对比!

师:很好!多么准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所以当者看到燕子去了再来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燕子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当作者看到杨柳枯了再青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杨柳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当作者看到谢了的桃花再开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桃花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请再看大屏幕,我把第一自然段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像一首小诗!

师:对!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读读这一段?

生:(读)(给配乐)

师:怎么样?

生:(鼓掌)

师: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写作《匆匆》时多大年龄?

生:20几岁。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算出来的。

师:怎么算?

生:我今年13岁,过去了四千多日,所以我算作者写作《匆匆》时20多岁。

师:依据?

生: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了。

师:你真的很会预习!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24岁不到,就已经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请大家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我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

师:通过这个比喻,你体会到什么?

生:作者的日子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微不足道!

生: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师:这个成语用得好!按常理来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八千多日”?

生:三个。

生:四个。

师:四个。就是90多岁,比较少见了!但是,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四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有──

生:四滴水。

师:而且是针尖上的四滴水。怎么样?

生:太少了。

师:同学们,你的一生有几滴水?

生:四滴。(全班笑)

师:祝你长寿!(转向另一生)你呢?

生:三滴。

师:你用了多少滴?

生:半滴。

师:已经用了六分之一了!你感觉到什么了?

生:生命太短暂了!

师:说得太棒了!你和作者一样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易逝。(板书:短暂易逝)

想到这里,作者心情怎样?

生:着急。

生:痛苦。

师:是啊,所以作者说他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请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其实,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还不仅仅因为这。从文中再找找什么更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

生:(读)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痕迹呢?

师:“痕迹”指什么?

生:指所取得的成就!

师:“游丝样的痕迹”呢?

生:指很小很小的成就!

师:这三个问句是什么意思?

生:作者说他什么成绩也没取得也没留下。

师:作者想到生命是如此短暂,而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时光却什么成就都未取得。此时此刻,心情怎样?

生:自责。

生:惭愧。

生:恨自己虚度了年华。

师:体会得真好。再读这句话。

生:(读)在八千多的日子……痕迹呢?

师:(加)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同学们,作者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吗?

生:不愿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段里写“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这一遭啊?”

师:“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也没带地来到这个世界。

师:“赤裸裸地回去”呢?

生:什么也不带走。

生:不对。是回去时什么也没留下!

师:谁把这句话改为我们的现代白话文来表达?

生: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不能转眼间赤裸裸地回去。

师:请仍用反问句!

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难道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吗?

师:对。(填空练习)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

生:──但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师:在“不”前加一个字,一个词!

生:“是”。

师:(摇头)

生:决!

师:请你读这句话!

生: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决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师:非常好!全班齐读这两句!

生:(读)我赤裸裸……这一遭啊!

师:朱自清先生有了这样的决心和志向,你猜他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怎样做?(无情的铃声响起了!)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废墟下的阿曼达
伸缩高跟鞋
爱的方式
二十年后的学校
解题六步骤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未来的学校
读《七侠五义》有感
一次难忘的演出
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春天的校园
秋天的花园
降国旗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防校舍倒塌应急预案
学校防汛应急预案
小学备课管理制度
小学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备课制度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防盗制度及责任制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防传染病应急预案
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初中运动会应急预案
加强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1)
我国一人公司人格瑕疵的矫正探析(1)
论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对称结构
在化学练习中引导学生反思的策略(一)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电影片名的翻译
试论贞操权(1)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中太极精髓的运用(一)
法律英语专业术语的特征及翻译
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1)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多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随想
外贸英语函电词义理解
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建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词句解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