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3
一、提问导入,设疑激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桃花心木吗?它是怎样的一种树?(学生根据查阅资料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读课文,把握重点:
桃花心木是一种名贵的树种,培育它一定要用尽心思使其成材,而文中这位与子众不同的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写种树人种植培育树苗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并写写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感受种树人的“奇怪”行为:
⑴ 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讨论。
如:“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他来的并没有规律,
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
少。”“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说明种树人给树苗浇水没
有规律,看似漫不经心。
⑵ 读了这些句子,你想提什么问题?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面对种树人的做法同学们心中有许多不解,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后讨论流。
1、你怎样理解下面种树人说的话?
⑴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联系上文“ 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让树木生活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就会拼命把根扎进土壤深处寻找水源,这样的树根基很深,一定能够经受风雨,长成大树。
⑵ 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侥幸存活下来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依赖的心”指树苗依赖定时定量的浇水,根不会深入地下,找不到水源,就会枯竭而死,即使侥幸存活的树,不能牢牢的扎根,也会被狂风暴雨吹倒。
2、小组讨论:种树人的做法是不是有道理?
3、导读:
种树人是营造一种自然的生长环境,让桃花心木学会适应环境,寻找到最合适的存活办法。种树人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是用心良苦。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读这两段话。
4、练读、指名读、齐读。
五、联系实际,领悟事理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育人呢!种树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谜团,而且使我们从中悟出了育人的道理。
出示句子: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棵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小结: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挫折的考验,就会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去生存,也才会锻炼出顽强的意志,坚强的心。
六、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正因为桃花心木从小苗时期就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经受了重重考验,终于长成一棵棵生机勃勃的大树。同学们,不要再做笼中小鸟,学做搏击风浪、翱翔蓝天的雄鹰,在挫折与逆境中快快成长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信
- 小霞姐我们永远支持你
- 我们的年三十
- 校操比赛
- 我的班级我的家
- 中国加油
- 气球奇遇记
- 秋到我家
- 中考
- 我爱读书
- 老师,我赞美您
- 迟到的闹铃
- 我们班的男生女生
-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 难忘的“第一次”
- 宪法定义新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 要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组织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禅宗清规
-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 宪法效力困境的原因探析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 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华文广告制作的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
- 孟宪忠等人走私伪造的货币案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
- 封建礼教压制之下的人性之美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主旨
- 《青山不老》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案例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4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和评析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