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名篇。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高个子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苗时显得不按规律,于是心中生出许多疑团。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原来种树人貌似不懂规律、缺乏爱心的种种举动恰恰是为了让树木自己学会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以便茁壮成长。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练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
全文借种树喻育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如何挖掘文字背后的含义,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 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4、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回顾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反思其中所得所失:
一、导入
妈妈,请放开你、春天一样温暖的手,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别担心我会跌跤,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在风雨里浑身发抖。妈妈,请你相信。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妈妈,亲爱的妈妈,请松开你慈爱的手,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跟困难和胜利交朋友。
读诗后交流,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反思:以同类主题的课文来引出对新课文中心的把握,使学生带着对主题的了解解读课文,直截了当。
二、种树部分教学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如此,种树又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一段录音,想一想种树人种桃花心木苗的特点。
2、交流:种树无规律。
3、没有规律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浇水不同时,浇水量也不相等。
反思:找出句子并不难,对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出无规律的两方面,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字面转入对作者的写者意图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4、看着种树人如此种树,我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同学们,如果我是种树人,你是林清玄,你们想问些什么问题呢?
5、同桌之间一个演作者,一个演种树人,进行一问一答式对话。
6、请同桌上台展示:
注意与人对话时的称呼和礼貌。
有些句子可以与原文不同,可以增可以减。
反思:在读中整体感知,通过与文本的多维对话,来感知文本所蕴含的哲理。情境展示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运用于生活实际中的口语交际,使文本生活化,恰当的称呼要求使学生体会交际时的“有礼”。
7、投影出示填空题: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而且水量___,那么树苗就会养成___,根就会___。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___,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___,也会___。
因此,我浇水只是模仿___,让树苗在___汲水生长,这样,树木就学会了___。这种在不确定中存活的树木,要___是不成问题的。
反思:从开放式的对话交流,再以填空形式出现,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再度认识。读后的活用,用后的对知识的再理解,使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更加牢固。
8、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的桃花心木苗们听到了,他们会怎么想呢?投影出示:如果我是一棵___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___。
理解,读。
(提示:茁壮成长、即将枯萎、已经枯萎。)
9、读到这里,让我明白了一个种树的道理。同学们,课文中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如何种树呢?
读: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0、前后联系,种树与育人融合。
(投影出示)
读,感受。
育人如种树,在不确定中生活,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1、种树人自信地种树,长大后的桃花心木怎么样了呢?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投影出示:
我想对对种树人说:……
我想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我想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
我想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反思:以想象性的说话训练,再次要求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说话训练,使文本中的重要句子通过不同方式来品味,来运用,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和创新。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三、积累句子
不经风雨,难成大树。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总结
一篇散文、一卷书香、一个道理、照亮一生。
【教后思所失】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一个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而教师的过程设计环节太多,学生的说话训练与问题思考都欠缺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影响了教学设计的落实,也难以体现学生个性阅读的亮点。
文本中有一条作者的思想情感线路:发现奇怪现象→产生见解与疑惑→深究内在原因→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水平和精神世界。如果教学中沿着这条线索设计,可能更能挖掘文本的情感意识,而在教师的引领下,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走入文本,应该能更深地走入本进行感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金鱼
- 热闹的健身广场
- 我家的小金鱼
- 旅行
- 电话-仿写
- 种合欢树
- 小灰兔-续写
- 我是环保小卫士
- 我爱我的家
- 我的好朋友
- 可怕的沙尘暴
- 金鱼变成五环了
- 风-仿写
- 我的宇宙游乐园
- 好吃的野火饭
- xx饭店文明职工考核办法
- 机构改革中非领导岗位双向选择和择优选用实施办法
- 员工绩效考评方案
- 法院院长公开接待日制度(试行)
- 班主任及中队辅导员工作考核细则
- 自助餐券管理制度
- 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组织部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 餐饮业人事管理规章
- 文化局党组会议事规则
- 请销假制度
- 文化局局长办公会议制度
- 关于进一步对老年人实行优待的规定
-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总结
- 人事作业程序
- 《透过不良贷款看银行不规范》
-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研究
- 现代金融危机的来龙与去脉
-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
-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 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
-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 谈谈如何回避交易风险--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jrx2)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rx3)
-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方向与趋势研究
-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及对策
-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面面观》
- 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1)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 《失物招领》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松鼠和松果》
- 《棉鞋里的阳光》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