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画》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 父爱是一座山
- 读《石娃》有感
- 读《信念》有感
- 读《我们的错误》后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平安是福值千金
- 读《忏悔》有感
- 观《暖情》有感
- 读《合欢树》有感
-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绿色批评的“魅力”
-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