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1
《鲁滨逊漂流记》
一直没有阅读过此书的全文。多年前,就听说过鲁滨逊的故事,对他有一种莫名的钦佩。常常有一定要读一读此书的冲动,便买了这本书放在办公室。
我常常在办公室放着几本书,在工作闲暇或者周末值义务班时,便拿出来读几页,这本书就是在断断续续的时间中读完的。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1660-1731)59岁时所著,受一个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荒岛4年而获救的真实故事启发而成。鲁滨逊的荒岛传奇,世间罕有,让人惊叹!正如原序中所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掺杂虚幻的成分,不管怎么想,这篇故事无论是作为消遣,还是作为教训都可以说是有益的。该书发表后收到广泛欢迎。
其故事情节不再赘述,仅谈谈读此书的几点体会。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28年,面对渺茫的生存环境,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劳作,顽强生存,变不可能为可能。他自己制衣、种谷、圈地养羊、编框、砍树造船、晒葡萄干、搭建了两个城堡,这一系列的创造发明似乎证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人想起了毛泽东说过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言壮语。其经历让人钦佩和惊叹,给人鼓舞。面对这面历史的铜镜,让我们看到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当逃兵,就打退堂鼓,就条件反射式的阳萎,强调客观原因,而不去发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死气沉沉,按部就班,推一下动一下,即使拥有再优越的条件,在他们手里也会慢慢退化,不仅浪费宝贵资源,其办事效率常常事倍功半。
鲁滨逊身处绝境,不怨天尤人,常常自我反省,对上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下,如果同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人相比,他们就会非常知足,人生在世也不会抱怨冲天了,而如果总是同那些处境比自己更好的人相比,他们当然就会牢骚满腹,叫苦不迭。正是有这样的思想作主导,所以,当鲁滨逊被海浪冲上荒岛,发现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时,没有过多的怨天尤人,而是为别人都葬身大海而他一个人独活而感谢上帝,在荒岛生活的每一份收获都对上苍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虽然这些收获都是他一个人艰苦卓绝的劳作。试想现在有些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做错了事,不是自我检讨,面对事实承担责任,更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而是怨天怨地,指责他人,自己都是对的,都是别人的错。对得到的利益、情感,不管自己有没有资格得到,都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都是别人应该给予的,自己相当于拣到了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该自己走运,而不是想着自己如何去付出,去报答、去感恩……这样的人,就是掉在蜜罐里,也感觉不到甜味。
另外,此书构思巧妙,丹尼尔·笛福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鲁滨逊28年虚构的荒岛传奇写得使人身临其境,仿佛他的一切生活细节都非常真实的被我们一一看见,我们似乎可以见证他经历荒岛的风风雨雨。译者赵龙先生对作品把握全面,翻译的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二百多年过去了,感谢丹尼尔·笛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馆子啦
- 大战苍蝇
- “河东狮吼”和“九阴白骨爪”
- 七月的滋味
- 心理遐想
- 瑰丽绣亭
- 家乡的变化
- 搬家
- 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
- 下棋
- 母爱的力量
- 读书 写作 music
- 到底是谁"盲"
- 地球的自我简介
- 秋天.呢喃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 浅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浅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 浅谈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简析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 试论关于教育定量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探讨
- 浅谈词汇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
- 探析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 从《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 罗贯中故里
- 曹操梦中杀人
-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 有关杨修
- 曹操诈病
- 曹操杀人手段多
-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 从《杨修之死》看曹操的帝王之术
- 关羽斩罗贯中
- 诗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