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
从教以来,我已经是第三次执教《草原》了。前两次循着自然美、人情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这次自然也是驾轻就熟,只是在教学时,由于一个学生的“发现”,我让学生多读了几遍课文,没想到课堂因此而变得鲜活与灵动。
师:课文第一段描写了草原景色美,后边则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请认真阅读后面的段落,用你们的慧眼和细腻敏感的心,去寻找、去体验、去感悟草原的人情美。
学生读书勾画。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么多人老远骑马来迎接客人,我从这里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师:你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他们的热情。
生齐读。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不仅写出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还写得很美。作者把这群疾驰而来的迎客队伍比作一条飘来的彩虹,我认为是他们穿的衣服颜色艳美,才会给作者美的印象。刚才读这句话,我觉得真美。
师(一愣,然后惊喜地):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板书:
色彩美
师:请看插图,他们的服饰确实色彩鲜艳,很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朗读方式表现出来吗?
生动情地读。
生:老师,刚才他读得太慢了,我认为语速应该快一点。这句话除了写色彩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语还写出了草原纵马疾驰的那种动感美。
师(激动地):你真了不起!能抓住关键词语用心体会。
板书:
动感美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生读,学生自发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体验。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这里的色彩美与动感美。
生齐读。
师: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像他们那样去发现课文中蕴藏的美吧。
生开始投入地朗读,教师也开始迅速地浏览课文。
生:“初入草原,听不见……忽飞忽落的小鸟。”从这一句我体会到草原的静寂美。
师:体会得不错!
板书:
寂静美
师:草原这样静寂,是为什么呢?默读下面的内容,看能发现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因为草原太大了。课文里写:“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还是草原。”
生:我觉得这里可以用“辽阔美”来概括。草原真辽阔呀,我真想到草原上去走一走。
师:嗯,联系下文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你发现了辽阔美,就请你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板书。
生:我从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中体会到了人情美。
(课文说:“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生:我觉得这段话还写出了蒙古族的风俗美。他们盘腿而坐,吃奶茶和手抓羊肉的风俗真有意思。我都流口水了。
生大笑。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话也写出了蒙汉人民的友谊美。
师:也请你们把这两个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
风俗美 人情美
师:是呀!草原风景美如画,蒙汉人民友情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段话,感受蒙古族的风俗美,感受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吧!
齐读课文。
师(情不自禁地):孩子们,你们和老舍爷爷一样,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悟美的心灵。老舍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在他优美的文笔下,自然美与人情美融合成了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的诗意画,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情不自禁地深情感叹──
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齐读。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齐读课题,同学们,记住这让我们感动、向往的神奇美丽的地方吧。
生很有感情地齐读──“草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因为一个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发现了文本中的“色彩美”),教学离开了我课前精心预设的轨道。于是,师生沿着“美”的新线索重新解读文本,建构新的阅读体验。一时,课堂“美”不胜收,课堂因生成而美丽,而真诚,而感动,而精彩。课后,我对这堂课的成功教学进行了反思:
1、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西方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交流(或对话)。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对话)。在教学中,学生能感悟到文中的“色彩美”,是我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好在我对课文已是滚瓜烂熟,稍一思考,便抓住这一契机,引领学生循着“美”的新线索重新解读文本(我也迅速参与到阅读行列中),于是才生成了后边愈来愈精彩的对话。如果我漠视了学生的这一独特体验,后边的课堂可能同样只能在我的预设中按部就班进行,“草原”也不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留下如此“美”的记忆。
2、生成性课堂对教师的角色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理解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本节课而言,这是一节典型的生成性课堂,我如果没有前两次执教《草原》的基础,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反复学习、揣摩、实践,就不会抓住“色彩美”大做文章,引领学生体验到“草原”更多更丰富的“美”,而绚丽多姿的课堂氛围也就不会出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精灵小表弟
- 我和她在两个儿童论坛
- 我的妹妹
- 这丫头,哎!
- 她变了
- 我的妹妹
- 一个陌生人
- “鬼怪”老师
- 新学期的新老师
- 感恩的心
- 军训记
- 本人看过的,和粉红女孩的一样.
- 妈妈的手
- 吃相大搜索
- “才子”表哥
- 适度发展绿色食品促进我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 浅谈三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关云南省核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思考
- 南昌家电产业发展分析
-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 中国中阶煤和高阶煤的储层特性及提高单井产量主要对策
- 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化肥行业的竞争环境
- 信息网络时代的现代物流——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对策
- 当前我国家电行业市场特点
- 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研究
-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 房地产健康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画》教学设计
- 我家住在大海边
- 过桥
- 秋天到了
- 小竹排在画中游
- 小小的船
- 我多想去看看
- 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蒲公英的种子
- 比尾巴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小竹排在画中游
- 《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