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翻新时间:2023-08-06
《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当老师
- 移居月球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一件宝贝
- 读《聊斋志异》后感
- 我心中的英雄--李小龙
- 小鱼儿的泪
- 我想对他说
- 除夕见闻
- 读《海伦.凯勒》有感
- 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 我真想当一名警察
- 新的收获
- 新学期,新打算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关于劳动者基本职业道德构建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关于唐王朝化外人涵义的探讨
- 劳动法调整范围重构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探讨设计中的民族文化性
- 中国茶道漫谈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 忠孝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
- 劳动法调整范围重构(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构建大众休闲文化
- 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楚雄彝族传统文化转型
- 七月半鬼节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3
- 《草原》 1
- 《草原》 2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1
- 《草原》教案
- 《草原》 3
- 《草原》难句解析
- 《草原》词语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4
- 《草原》 4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5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2
- 《草原》词语 1
- 《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