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
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
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
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白马涧一日游
- 一双手
- 遵守交通规则
- 敬佩的老师
- 女娲补天
- 我上六年级了
- 现成小广告众生相
- 蜜蜂的自述
- 大树的哭泣
- 亲情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春天的畅想
- 最后的六一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股权投资损益和应交的所得税
- 关于当前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期待与现实差距的成因分析
- 建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新机制的探讨
-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 柏拉图的丑观念对当代人审美意识的影响
- 浅论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之认识
- 浅论集体主义原则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 试析“和而不同”的哲学蕴涵及现实意义
- 关于创新实践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初探
-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 关于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
- 关于句法理论的哲学思考
- 浅谈墨、荀礼乐观看礼之存在价值及现实意义
-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研究对策
-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传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鸟类识别方法
- 动物的忧伤
- 《父亲和鸟》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一位古稀老人的爱鸟情结
- 鸟巢的作用
- 《父亲和鸟》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不会飞的鸟
-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 《父亲和鸟》词语解释
- 鸟类迁徙
- 鸟类的“假牙”
- 鸟类的保护色
-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 养鸟趣谈
- 《父亲和鸟》素质教育新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