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
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
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
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了
- 生日
- 爸爸的礼物
- 春天的公园
- 三只小猪
- 小蛀虫
- 我长大了
- 坐海盗船
- 我长大了
- 我爱家乡的雪
- 悔之不及
- 画画
- 我会吹彩虹泡泡了
- 雪趣
- 第一次煮泡面
- 城区社区建设方案
- 水管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方案
- 营养片广告策划案
- XX厂5S实施方案
- 高尔夫联谊赛详细流程及比赛方式
- 统战部关于开展“学查改”活动的实施方案
- 油田消夏纳凉晚会文艺演出策划案
- **公司宣传文案
- 县厂务公开实施方案
- 青年文化礼仪大赛方案
- 关于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
-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517世界电信日系列大型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 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
-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分析(1)
- 我国高铁工程投资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皇家戏剧的舞台艺术(1)
- “大柴”、“金钟”我之观
- 作家性别与戏曲创作(1)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方法(1)
- 残酷戏剧让剧院成为教堂 ——李春喜对话查明哲(1)
- 亟待抢救保护的羌族戏剧文化遗产(1)
- 听不清的切分音(1)
- 木兰故事·中国形象·他者言说(1)
- 一次失败的跨学科研究——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1)
-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 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1)
- 浅谈高铁工程项目管理的五项因素控制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古诗两首》
-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 《画风》教学设计之二
- 《动手做做看》
- 《画风》教学设计之四
- 《画风》
- 《北京亮起来了》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