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地震中的故事——奋勇救同学
- 电脑保卫战
- 5(2)班的风云人物
- 拉登的现在与将来
- 我
- 家中的“老大”
- 我是“疯狂”的动漫迷
- 老爸做饭
- 我的老师们
- 我很笨吗?
- 妈妈的声音
- 老师真爱笑
- 张爷爷做的对
- 她
- 超月糗事
-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谈谈语文学习的积累问题
- 语文训练的着力点
- 开垦班级“自留地”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 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三点做法
-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型意义
- 浅析中国扬琴流派的地域性及风格特色
- 《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 浅论传统扬琴与现代扬琴的演奏技巧
- 我省城乡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问题的研究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 唐代的琵琶艺术与琵琶文化
-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 林海《琵琶语》琵琶弦上说相思
- 赤壁赋
- 老马
- 荆轲刺秦王教案
- 荆轲刺秦王
-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 再别康桥
- 香菱学诗
- 李镇西:再别康桥
- 兰亭集序2
-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 赤壁赋2
- 人教课标《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
-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 我教《荷塘月色》
-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