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五指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昆明市翠湖湖畔,矗立着一尊老人的塑像,人们尊称他为”海鸥老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21老人与海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汇报,师写板书,理清文章结构)一位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板书:
老人海鸥海鸥老人
三、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意
1、文章哪里写了老人给海鸥喂食,与海鸥嬉戏的?(1~13段)
2、快速默读1~13段,思考:老人为海鸥做了哪些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生汇报谈体会:
⑴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呀!(读3、4自然段。)
⑵真是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读词”有声有色”声在哪里,色在何方?细细品味,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生交流)老人与海鸥的声音融为一体,多么默契!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⑶小结:
老人与海鸥构成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画面,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音乐在走进着和谐美丽的世界。(配乐有感情朗读3、4段。)
4、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动了,我想说:老人的爱是美美的中餐。学老师的样说说老人的爱是──这样的爱是无私深切的爱!
板书:
深爱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深眷恋
1、师:老人去世了,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自由读14~19自然段,圈划重点词句体会。
2、生汇报: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课件出示这句话)(从突然、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体会海鸥意识到老人出事了,体会海鸥的吃惊。指名读、齐读。)
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课件出示这句话)(从纷纷落地、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体会到海鸥们在为老人默哀。)
①你曾在哪见过类似的情景?(亲人去世)
②是呀,海鸥们象儿女一样为老人送葬,海鸥失去了亲人,心情怎样?(伤心,悲痛。)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⑶师: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又有怎样的举动呢?
(引读17自然段──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课件出示这句话)
①说说你的感受?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从两个扑体会到海鸥急切的心情,舍不得老人;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围得老人的遗像很紧,舍不得走。表达海鸥对老人深深的眷恋。板书:眷恋。)
②带着不舍之情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四、情感升华,感受老人形象
1、老人深爱着海鸥,海鸥眷恋着老人,课文学到这,你有更深的感受吗?
(动物也有感情,也有着自己的情怀,海鸥知道知恩图报。)
2、老人无私的爱才换来海鸥深深的眷恋,老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记住他吧。已故的老人──(引读最后一段)。正是因为老人心里一定是装着飞翔的鸥群,所以老人生前节衣缩食一心为海鸥,生前的老人──(引读第二自然段)
五、总结
老人与海鸥之间真是情深意重,人与动物之间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课后让我们去阅读去感受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推荐课外阅读《军犬黑子》。
【板书】
老人深爱海鸥海鸥眷恋老人
【反思】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配合非常默契,教学活动很流畅,老师和学生都充满了激情.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让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整堂课有效地贯穿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但“工具性”凸显不够,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扎实落实“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情感写具体的?”的方法的教学。
【评课议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李老师
- 地球就诊
- 两个小村庄的故事
- 妈妈的双手
- 20年后的学校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 妈妈的双手
- 负责
- 花生的自述
- 我的小衣柜
- 雨中,拜黄慎墓
- 香香辣辣的米线
- 电脑的自述
- 中国加油!
- 开心的一天
- 2011年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总结
- 2011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司法局执法工作总结
- 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初三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下期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 2011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工作计划
- 2011年副班主任工作计划
- 县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 从《突厥语大词典》看中世纪维吾尔人的婚姻习俗
- 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_宪法论文(1)
- 如何从传统文化的危机看鲁迅文化批判的意义
- 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的情歌
-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刑法论文(1)
-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师范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 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 中国传统卷草纹样的构成形式及装饰特点
-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手段——地考查
- 滥伐林木罪探析_宪法论文(1)
- 死刑废止过渡期的刑罚阶梯/欧锦雄刑法论文(1)
-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_宪法论文(1)
- 再谈刑讯逼供/张楠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二
-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一
-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三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一
- 《山雨》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一
-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二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二
- 《手指》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