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有的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
(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
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勤学苦练
- 须鲸的自述
- 爱国赤心,肝胆相照
- 蛇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流星雨遐想
- 须鲸的自述
- 走四方,品小吃
- 中考,我永远的记忆
- 苦练出天才
- 大猩猩
- 蛇
- 猩猩的悲剧
- 妈妈,谢谢你
- 爱国,需要实干家
- 关于我国乡村直接选举的若干思考
- “半封建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嬗变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工作
- 乡村社区中的法律与秩序——乡镇作为分析的单元
- 论中国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 “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建议
-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 重新审视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
- 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及创新选择
-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 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
- 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4)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快乐的节日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火车的故事
- 《鸟的天堂》说课稿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兰兰过桥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王二小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两只小狮子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司马光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小白兔和小灰兔
-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四个太阳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乌鸦喝水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称象
- 《手指》说课稿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棉花姑娘
- 一年级语文每课小练: 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