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有的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
(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
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国在我心中
- 胆小的伙伴
- 老妈爱上了QQ农场
- 我的好朋友
- 动物与人
- 味觉最嗅觉的人
- 我的榜样王澍
- 镜子前的自己
- 梅里纬瑟的圣诞节
- 我们班的调皮生
- 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小时候的我
- 校园惨案
- “大腕”老师
- 妈妈,我爱您
- 试论新发展观视野中人的发展(1)论文
- 中国腐败的治理(1)论文
- 论不可抗力(上)
- 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检视
- 典权与抵押权并存之问题分析
-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论文
-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1)论文
- 委托代理授权不明问题研究——评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
-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下)
-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程序问题思考
- 论诚实信用原则——从公正和效率角度分析
- 公司分立与中小股东权的保护
- 论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1)论文
- 把握契机 发展铁路现代物流(1)论文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探究因等待而精彩──《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解析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重点段的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