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2

《有的人》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有的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0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

(检查,评价。)

2、再读:

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⑴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⑵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⑶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自由朗读。

3、我们齐读这首诗: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四、讨论、合作、交流

1、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⑴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幻灯补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⑵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2、比人生观,比价值观:

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3、小结: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五、有感情背诵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六、拓展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七、互相交流

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

(同学或老师评点。)

【评点】

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了鲁迅为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抹不去的回忆
真情
和蔺相如聊天
笼中的鸟
最坚韧的生命
笑声
小“泥人”
唉,我们这个班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我爱雨
除夕之夜
师言如炬
梦里老家——车溪
我来比划你来猜
书中取乐
宪法监督与民主的关系刍议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俄罗斯联邦军事状态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对公布学生成绩排名行为的思考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赵勇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论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文化复兴下的虚像和实像——一种理解、不满与期望
关于情结问题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也有“发明”的
刘玉坤诉郑宪秋离婚及财产分割案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圭峰禅师宗密的方法论模式
《有的人》课文简说
《一面》教学设计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一面》教学设计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一面》教学设计4
《有的人》教学设计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3
《一面》课文简说
《有的人》教学设计2
《一面》教学设计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4
《有的人》教学片断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