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9
《一面》教学设计4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吗?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词语,也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是一面之交,但这一面却让阿累终生难忘,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
一面
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3、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与阿累有过一面之交的鲁迅吧。对于鲁迅,我们以前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你知道他的为人吗?
(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说:(出示鲁迅的幻灯片)同学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要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
二、自读自悟
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讨论交流
1、师、你读了课文,鲁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出示幻灯。)
2、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共几次写到他的“瘦”?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4、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想像一下,鲁迅先生平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描述。
5、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
6、师、是的,鲁迅瘦而且有精神。你能通过朗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吗?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9、师、同学们,鲁迅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这不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吗?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敬爱的鲁迅先生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师: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我们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那么从他的言行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29)段,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读书,交流。)
2、师:“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是对老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是那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涵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啊!那么,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3、师:是啊!“一面”给人的力量又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1936年,伟大的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了,这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悲痛。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亲朋好友,学生,或者就是一位鲁迅先生的仰慕者,这时,让你写一篇文章来悼念先生,你会怎么写?
(学生说,写。)
五、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诗人藏克家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起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朗诵诗。)
六、课后作业
1、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儿子的信
- 影片《人工智能》故事梗概
- 时空旅行
- 三国英豪赶时髦
- 五官的秘密
- 从猴子到人
- 时空旅行
- 环保,刻不容缓
-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穿越时空
- 参观实验田
- 阴差阳错
- “十”的五天经历
- 鲁迅作品综述
- 我的一次经历
- 企业综合办公室工作思路
- 群众满意窗口创建计划
- 小学党员教师整改措施
- 一封给领导的感谢信
- 教育局工作思路
- 乡镇组织工作要点
- 教育工作要点
- 幼儿园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 反腐倡廉计划
- 我校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 社区建设计划
- 巾帼文明岗创建计划
- 平安单位创建方案
- 公司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 预备党员个人整改措施
-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 直接民主制分析及其启示——从雅典民主到卢梭的相关理论
-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商业成功之探析
-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找春天》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我是什么》
- 《北京亮起来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