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1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⑴谁欺骗谁?
⑵为什么欺骗?
⑶怎么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
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⑵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⑶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⑴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⑵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⑶“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⑷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四、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五、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肉丸的自述
- 宝剑锋自磨砺出
- 春夜喜雨
- 竞争对手
- 英雄,中国
- 我的家庭
- 外婆的眼睛
- 童年
- 我爱家乡老陈醋
- 鸡子?
- 感谢您,我的老师
- 一封公开信
- 一封感谢信
- 我的获奖了
- 浅论元语言意识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再审视
- 浅析成语的哲学意蕴
- 浅议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
-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交流
- 俞琰卦变说辨析[2]
- 浅析广告文案写作中文学元素的运用
-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浅谈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
-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
- 关于河北省邢台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4
- 《穷人》
- 《穷人》综合资料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建议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7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5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6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 《各具特色的民居》(A、B案)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 《凡卡》(A、B案)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3
- 《灯光》(A、B案)
- 《穷人》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