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穷人》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教材特点,长文短教。在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后,进行启发引导,直奔中心段。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学生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针对桑娜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想象;在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又进一步让学生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出穷人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本性,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理解不懂的词语。
3、通过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情境教学法】
1、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2、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教师评价。
(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并从中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出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其它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自行解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捡海螺
- 运动会
-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 吃雪糕
- 喂药
- 奶奶家的中秋节
- 看星星
- 台风
- 登山
- 我学刷皮鞋
- 公园里看钓鱼
- 第一张手抄报
- 国庆节
- 抢电视
- 我有新帽子了
- 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1)
- 管理道德建设探析(1)
- 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源管理(1)
-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1)
- 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研究(1)
- 论企业人本管理的实现途径(1)
- 柔性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实现途径(1)
- 基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1)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外包研究(1)
-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中委托代理关系研究(1)
- ERP厂商的合作与管理探讨(1)
-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1)
- 授权认知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1)
-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1)
- BPR与其他管理思想比较、发展探析(1)
- 《奇怪的大石头》近义词反义词
- 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 《奇怪的大石头》学法指导
- 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 不相信中国没有石油
- 标点,点出精彩──《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 地质时代
- 爱发问的名人
- 《奇怪的大石头》课堂实录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杂谈
- 《奇怪的大石头》好词好句
- 地球的构造
-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 关于化石
- 《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