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15-12-12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六、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大战苍蝇
- 母爱的力量
- “河东狮吼”和“九阴白骨爪”
- 地球的自我简介
- 搬家
- 到底是谁"盲"
- 下棋
- 七月的滋味
- 瑰丽绣亭
- 秋天.呢喃
- 读书 写作 music
- 心理遐想
- 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
- 下馆子啦
- 家乡的变化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浅谈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 简析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 浅谈词汇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 试论关于教育定量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探讨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 浅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 浅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探析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 从《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 关羽斩罗贯中
-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 诗宗曹操
- 曹操诈病
-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 从《杨修之死》看曹操的帝王之术
- 有关杨修
- 曹操梦中杀人
-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 曹操杀人手段多
-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 罗贯中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