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教学设计6
翻新时间:2022-10-10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翱翔,刚劲,萦绕,蹒跚学步,铭记,强悍,璀璨,顶天立地等词语,理解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等重要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3、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等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总起──祖国养育我──艰难历程──我的誓言──总结”把课文分成五部分。
3、自读第一部分,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先()后()的写法。
4、自读第二部分,作者先写()哺育了中华少年,再写()滋润着中华少年,最后写()滋养了中华少年。
5、自读第三部分,这部分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谕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第四部分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和()。
6、第五部分是对全诗的()。
7、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
二、练习设计
1、背诵喜欢的部分。
2、阅读《倾听鸟语》一书的《雄鸡似的中国》。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通读顺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用词素分析法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
3、理清写作思路:
总起──祖国养育我──艰难历程──我的誓言──总结。
二、指导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训练形式:
自由朗读。
分角色朗读。
表演朗读。
2、交流体会,内容:
对诗句的理解。
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
内心情感的体验转化迁移。
仿照课文其中的小节写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在家里做家务事
- 有趣的记法
- 我们自己庆六一儿童节
- 我知道什么叫相思豆
- 快乐的一天
- 大公鸡
- 小金鱼
- “非典”不可怕
- 有趣的猴子
- 1+1=几
- 有趣的阵雨
- 上课
- 放风筝
- 绿城花园
- 摘枇杷
- 陕甘宁边区农业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 发挥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作用
- 西方国家反避税税制的研究
-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 关于税费改革的的意见
- 人生与自由的矛盾
- 简述自由、“任性”与主体性的张扬
- 我国税收环境的浅析
-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 关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探析
-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所有权形态看中英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差异
- 开征社会保障税应完善的配套措施的浅议
- 明代的渔业税制的浅论
-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寓言两则》课文题意
- 《寓言两则》多音字组词
- 叶公好龙
- 《寓言两则》词语解释
- 望梅止渴
- 愚公移山
- 学生如何更好的理解词语──听《蜜蜂引路》一课
- 井中得人
- 揠苗助长
- 《寓言两则》句子分析
- 蜜蜂小知识
- 《寓言两则》学习要点
- 《寓言两则》近反义词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及评析
- 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