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借生日》教学设计2

《借生日》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9

《借生日》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方”、“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的情趣。

3、能在键盘上使用正确的指法练习打写,产生打写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能初步学习运用加偏旁、换偏旁、编谜语、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对认字有一定的兴趣。

2、学生开始学习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3、学生对打写汉字颇感兴趣;对网络留言板的正确使用有待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揭示新课

一个日子美如画,世界每人都有它。每年与你见一面,送来蛋糕送来花。

二、初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歌曲“生日快乐”,师生一起轻声合唱。

2、板书课题:

师:生日怎么可以借?谁向谁借生日?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小喇叭读课文,生寻找答案,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交流。质疑,教师进行归纳、整理。预设:妈妈为什么忘了自己的生日,是真的忘了吗?

三、借助课件,自主识字

学生进入“识字通”,两两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四、点拨引导,交流识字方法

准备:板书出示生字。

1、全班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加偏旁、换偏旁、编字谜、编故事、生活中识字、生活经验的积累……)

2、学习偏旁“方”、“饣”,拓展识字: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方”、“饣”的字?(学生说,老师板书。)

五、打写练习

在留言板上进行生字组词。

六、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复习巩固课文中的生字,在阅读中拓展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做关爱家人的好孩子。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6~8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4、能在键盘上使用正确的指法练习打写,产生打写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猜字谜识字很感兴趣。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3、学生对打写汉字颇感兴趣。

〖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带有生字的字谜和儿歌,让学生自由阅读,动脑猜字谜,巩固生字。

资源准备:PPT课件出示生字字谜和儿歌。

二、看图引导说话,学习短文

资源准备:PPT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语文教材第125、126页。

1、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自读自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2、小组交流、汇报。

三、进入资料城,拓展阅读

学生进入资料城自主阅读,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感受?

四、打写练习

利用平台“留言板”写话。

留言情景:

主题:妈妈(亲人)的生日祝福语

妈妈(亲人)要过生日了,你给她写几句祝福的话或心里话。

五、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六、老师示范,学生写字

1、自学识字通“我会写”。

2、教师毛笔示范,学生练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40分钟写出500字以上的好
老师颂
成长的路上,父亲牵着我的手
秋天的思念
棋盘山,我可家的家乡
八荣八耻演讲稿
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2007高考题目点评
谈谈看图的写法
复习有方法
观《心跳墨脱》有感
吹气球
从我身边飞过的六个春夏秋冬
谈“采访式”教学训练八法
母爱
如何制定最佳的融资决策
TOT模式在高校的应用探讨
论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国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误区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试析“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
安然事件,引发对表外融资行为的思考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
浅谈资产证券化融资
从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谈融资难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浅析弗雷格的涵义
试论我国的传统符号与现代标志的完美结合
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借生日》课文题解
《借生日》教学设计5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2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3
《借生日》教学设计3
《借生日》教学设计2
《借生日》教学建议
《借生日》词语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
《借生日》教学设计4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