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二
一、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学生很喜爱这类的文章,而且学习过不少类似的课文如《灰雀》、《小狮子爱尔莎》等,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特点
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倡导自主、自读、自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本课有四个教学步骤:
第一:信息交流,导入新课。课前我布置了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课上通过交流使学生产生兴趣。在学生兴趣盎然之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猜一猜课文中的狐狸是什么样的?既满足了学生表达学习动机的愿望,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里我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读文探究,获取对课文的感悟。尽管学生的感悟是零碎的,也是值得珍视的。
第三:精读体会,自主汇报。初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在读课文,细细体味课文中哪些使人感动的地方,并想想为什么感动。这个环节设计我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沟通。并让他们通过自主的交流、汇报、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第四:课外拓展。课前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所以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的故事。这一设计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扩大阅读量,还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同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态教育联系起来。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将课文和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既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再次引发学生大胆说话的欲望。
总之我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打嗝儿
- 懒惰大王漫游明天国
- 我的爸爸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难忘的一件事
- 种太阳
- 和小鸟做邻居
- 这就是我今年的元宵夜
- 小黑熊过冬
- 动物应聘
- 两只老鼠
- 小兔花花
- 《绿野仙踪》读后感
- 美丽的春天
- 喜迎新学期
- ×厂“杰出青年”创评活动实施方案
- 开展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 城市客运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 纪念建党83周年活动方案
- XX市旅游局旅游网网站模块DMS项目拓展方案
- **电力"三位一体"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办事处“三级联创”工作方案
- 2004年城南镇联动中心工作方案
- **大队深入开展“三互”活动的实施方案
-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农村团员服务区方案
- 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实施方案
- *电信文明单位创建方案
- #局党组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 “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 基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1)
- 审计市场的有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1)
- 全面收益观发展动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1)
- 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1)
- 加强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1)
- 从企业会计视角看交易成本(1)
- 论会计的基本精神(1)
- 面向21世纪会计教育研究(1)
- “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1)
- 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提高和控制(1)
- 论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1)
- 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 我国商誉会计理论重构研究(1)
- 企业无形资产与会计工作责任探析(1)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四
- 《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二
-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二
- 《北京》 教学设计三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三
-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一
- 《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一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二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设计三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三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五
- 《风娃娃》 教学设计四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