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王二小》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王二小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事。课文先介绍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是怎么帮助八路军放哨的;再具体叙述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赞颂了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配有三幅插图,图文紧密结合。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崇敬抗日英雄王二小。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彩色挂图或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片,如《鸡毛信》《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下面几个字的音:“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响是三拼音,韵母是后鼻音。
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员:下半部分是“贝”不是“见”。
常:笔画较多,下面是“”,不是“”
军:上下结构,上面是“冖”,不是“宀”;下面的笔顺是。
2.写字教学
王: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第二横最短。笔顺是
“常、前”的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些。“前”左下的“月”第一笔是坚,不能写成撇。
响:左小右大。左边的“口”处于中间偏上部位。右边较宽,框内的“口”比左边的口字旁小。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中“常常”让学生知道王二小多次帮助八路军放哨。“一边……一边……”是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放牛、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以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第三段中的“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要让学生懂得,王二小不是真的顺从,而是假装的,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使敌人深信不疑。说明王二小机智勇敢。
第四段中“四面八方”,让学生知道指周围各个方面,说明敌人陷入了八路军的火力包围之中。
四、朗读指导
教学本课要重视朗读指导。读全文,要注意返号、句号的停顿。读第一段时要强调“儿童团员”“常常”“帮助”“放哨”,读出赞扬的语气。读第二段时要体会敌人威逼王二小带路时凶狠的样子。读第三段时要提示学生体会王二小“装着顺从”“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的情景。读第四段要先急、快,后低沉,读出既沉痛又惋惜的心情。读第五段时,句子要连接紧些,读出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词语解释:
放哨:站岗或巡逻。[例句]解放军叔叔为祖国站岗放哨。
扫荡:课文指敌人到村了里来烧、杀、抢。[例句]敌人的扫荡被解放军粉碎了。
四面八方:指周围各个方面。[例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看节目。
重点句理解: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入路军的埋伏圈”
这句话是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全文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讲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第二段(2~4自然段):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他被敌人杀害了。
第三段(5自然段):讲八路军消灭了全部敌人。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王二小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事,赞颂了王二小年小志高,不怕牺牲的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捉蝶记
- 出水痘
- 捡鸡蛋
- 住旅馆
- 我发疯了
- 好朋友病了
- 数学考试之后
- 澄江游
- 登长城
- 爱喝酒的爸爸
- 快乐的秋假
- 打扫卫生
- 团结力量大(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一周心情表
- 讨论税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
- 基督教与现代科学
-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 浅论赖尔的行为主义身心观辨析
- 会计税法规定不同经济事项处理也有别
- 从范式理论的发展和困境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
-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 非营利组织的“赢利”趋势与税收的规制
- 关于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 增值税进项、销项税额的确认和会计处理
- 探析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
-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与政策选择的讨论
-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怎样进行纳税调整
- 关于中国现行的行政解释体制研究
- 分析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与破产债权分配顺序的不合理性
- 多元解读,引发两种辩论 ——《燕子》教学片断与思考
- 《燕子》教学反思
- 《燕子》教学实录
- 语文课上的艺术──《燕子》教学后记
- 把握好教学尺度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燕子》教学反思
- 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燕子》教学片断评析
- 引一引峰回路转 放一放海阔天空──《燕子》教学后记
- 从“我不喜欢燕子”说起
- 《燕子》教学反思
- 课改呼唤返朴归真的教学──《燕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 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燕子》的教学反思
- 《燕子》教学谈
- 《燕子》教学反思
- 整合课后的反思──《燕子》教学反思
- 课堂,应成为学生真情流露的天地──记《燕子》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