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蜜蜂引路》说课
课标要求: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说教材: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
说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说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
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
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多种情况检查识字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播释疑。
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A列宁的住处在哪儿?
B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
C那么,园子在哪儿?
D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2)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一说?
(3)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A(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B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C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D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学习第四段。
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
(1)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
(2)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3)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4)指导读一读这句话。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
(5)小朋友,什么叫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齐)蜜蜂。
(6)但是你们想一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不能。
(7)列宁是*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
四、课堂小结:列宁是*动脑,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板书设计:
蜜蜂(向导)———园子
蜜蜂引路观察思考
列宁———————小房子(养蜂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沙漠中的胡杨
- 我抓住了小升初并不多的机会
- 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
- 赶时髦赶出病来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影片《人工智能》故事梗概
-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 时空旅行
- 东城孩子为何选择北达?
-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 朋友
- 时空隧道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我的一次经历
- 北达老师的出题水平不简单
- 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
-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 基于SNMP的统一网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遥感信息资源整合及在北京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线性系统龙伯格能控规范型的算法分析
- 扩频技术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 Win2000索引服务的WEB应用
- Windows的新安装技术
- 粗集方法在KDD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 机房旧机升级之做法
- 如何在 Windows操作系统中改变文件打开方式
- 一种新的数据加密技术
- WWW对大量数据查询的一种实现
- AutoCAD R12两个新增命令在编程中的应用
- 网页设计制作规范 -
- 《中彩那天》 作者简介
- 《中彩那天》 同步范文二
- 《中彩那天》 作文指导
- 《中彩那天》 主旨 线索
- 《七月的天山》相关资料
- 《七月的天山》作者简介
- 《中彩那天》 美文欣赏
- 《七月的天山》教学重点
- 《七月的天山》重点字词梳理
- 《七月的天山》重点字词意思
- 《中彩那天》 同步范文一
- 《中彩那天》 字词
- 《中彩那天》考点练兵 一
- 《七月的天山》整体阅读感知
- 《七月的天山》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