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9
《太阳》说课设计之二
一、说教材
《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热度;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一下几方面教的:
1、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找出说明文在结构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规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抓住课文中语言,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文第一段为了讲清楚太阳的三大特点,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目了然。但是为什么要引用传说,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了解了学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再比如说,太阳很大,会发光,会发热。为什么又提到了地球和钢铁呢?这就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课文,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有个别学生可先背诵课文。自学完以后,能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加注在书上。按照分门别类的方法把全文分为两大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这样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子了解这样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总结每一段的写作方法,掌握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举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练、明晰、具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太阳与雨、雪、风形成过程的关系时,制作了课件。利用幻灯放影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风、雨、雪形成的过程。知道太阳和气候的关系确实很密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经验,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太阳的三大特点,二是使学生知道太阳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即能力目标。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好坏,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45分钟内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怎样,学生能不能按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都能合理运用,该讲的就讲,不该讲的少讲,甚至不讲。在自己预先想好的导学提问的指导下,启发让学生思维,用板书直观地再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让学生手脑并用,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最后的达标测试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理解得怎么样,也就是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通过让学生做这些题目,可以验证出教学效果是良好的。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呐喊
- 泥土——被人遗忘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同学
- 我的“及时雨”同学
- 一个奇怪的女生
- 天使
- 爱与恨同时进行
- 妈妈谢谢你
- 外婆,你为什么护着我?
- 成长中的事
- 难忘那熟悉的背影
- 我给自己画个像
- 弟弟生活档案
- 商事登记立法的几个宏观问题
-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青少年运动员足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 关于提高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课质量探讨
-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研究
-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1)论文
- 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谈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1)论文
- 和谐共存抑或理念冲突
-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
- 浅析代理权的审查
- 论公共体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及其策略
- 论物权法中的私人自治原则
- 反公用事业垄断若干问题研究
- 南昌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这个来回走得好──《白杨》教学案例及评析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白杨》教学案例及分析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杨》重点部分教学设计
-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